苦梅書院梅子理。
雖然由于立場差異,裹挾道德大義逼迫有鹿書院向大焱朝廷施壓撤兵的意圖有些令人不恥,但他確實至少在大夏王朝的形象,的的確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當世大儒。
在大世到來之后,梅子理也順利突破到了五品境。
此次他本來是承擔著沿途護送大焱使團的任務,而現(xiàn)在則是被響應了徐年他們的計劃,帶著這些因為人禍而流離失所的難民們前來認清宋家的真面目。
紅杏姑娘只是個巧合。
在徐年他們原定的計劃當中,本該是由這些由梅子理帶來宋家的難民,揭示宋家是如何手不沾血的將一個個百姓生吞活剝,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紅杏姑娘點燃火,梅子理率領這些難民們的到來,便只需要往這火里添油。
當這些連自己為何會淪落至此都想不明白的鶴離郡難民們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揭露出宋家的吃人真相之后,這怒火便能將吳有奎等一眾江湖義士對宋家的信任燒得一干二凈,甚至從同道轉(zhuǎn)為死敵。
義士之所以是義士,便是他們起碼是想要為這江山社稷出一份力,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只不過有些時候,這些義士并不能分辨清楚,究竟怎么做,才有益于天下。
“梅大先生大駕光臨,宋府可謂是蓬蓽生輝啊,只是不知……梅大先生帶這些難民來宋家,是為何事?若是為他們討一碗果腹善粥,梅大先生似乎來錯了地方,直接去宋家粥棚就行了?!?/p>
梅子理來敲門。
宋家這門總是要開的,不過宋良溫看到梅子理身后這些難民,便已經(jīng)大致猜到了梅子理來的目的,臉色不算好看,話語當中夾槍帶棒。
梅子理似乎沒聽出宋良溫的不善,因為他接下來要說的話,也并非是說給宋家聽,而是說給這些聚集在宋家的大夏義士。
“宋家主,這些百姓似乎是因為這幾場大雪而成的難民,是受了天災,但我卻覺得并非如此,你宋家作為鶴離郡的望族,可有什么頭緒嗎?”
“梅大先生有什么指教,只管說就行了,宋某人……不,宋家,都在聽著呢……”
“好,那我便直說了……”
梅子理說的話,其實與呂盼剛剛說過的那些話,大同而小異,充其量就是這位大儒說得更文縐縐一點,之乎者也與圣人言用的多,不過也沒到曲高和寡的地步,深入淺出,都聽得懂。
總的來說,便是梅大先生用這些難民的親身經(jīng)歷指出了一件事情。
這不是天災。
而是人禍。
是宋家用這世道在吃人,侵吞掉了這些百姓的田地,使他們無家可歸,成為了難民。
再施舍一碗粥。
既占了田地,又贏得了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