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運。
虛無縹緲,卻又牽扯甚廣。
是人壽年豐還是旱澇無收,是人才濟濟還是青黃不接,是安居樂業(yè)還是兵荒馬亂……這一件件事情的背后,或許是有人為因果,但也一直都有氣運在暗中影響。
“……氣運鎮(zhèn)天魔。”
“其實這句話是雙向的,不僅僅是得氣運者可鎮(zhèn)天魔,可鎮(zhèn)天魔者也可得氣運,這是上古先賢與人皇為這人族大世訂下的規(guī)矩,既是對鎮(zhèn)天魔者的彌補,也是為了保證后世總有人愿意站出來鎮(zhèn)壓天魔?!?/p>
“哪怕后來者未必是像先賢一樣心懷天下,僅僅是為了氣運,但是論跡不論心,只要事情做了便也夠了,天下就還是人族的天下。”
“如今千萬年過去,人族分分合合到了今天,知道內情的愈來愈少,于是慢慢的對于鎮(zhèn)天魔者又漸漸有了另外一套說法——正統(tǒng)。”
“正統(tǒng)者有天顧,國力恒強長盛不衰,得位不正則不受天顧,社稷如浮萍總被風吹雨打去……”
丁摶解釋著何為氣運。
不過這并非是他一個人對氣運的解釋,但是千萬年以來天下疆土分分合合之間,一代又一代人對于氣運漲落與國祚長短間的因果做出的注解。
雖然聽起來像是在故弄玄虛,但千萬年以來的無數(shù)先例都已經證明了。
不得氣運,國力再強也可能在一夕之間山河破碎,但如果得到了氣運,即便國力一時衰微,但總是能在亂象橫生之中異軍突起,逐鹿天下定鼎千秋百代的基業(yè)。
徐年暗自思索,詢問道:“丁前輩,若是真有氣運正統(tǒng),為何沒有出現(xiàn)天下一統(tǒng)的王朝?”
“或許是氣運不足,或許是人心難移,這我也說不清楚,不過雖然自人皇之后就再也沒有誰能統(tǒng)一天下,率領整個人族,但只要翻閱歷史上那些若干王朝的興衰,就能夠發(fā)現(xiàn)八百年國祚一直都是一條越不過的線?!?/p>
“得了正統(tǒng)的王朝,不管再如何式微動蕩,最少也能存續(xù)八百年,未得正統(tǒng)的王朝不論再怎么強極一時,也未能有哪一朝能享有八百年國祚?!?/p>
“大德王朝,也就是大焱的前朝,他們是得了正統(tǒng)的王朝,哪怕在末期與天魔教沆瀣一氣,致使天下動蕩民不聊生,但依舊在那片混亂中撐過了八百年?!?/p>
“在大德王朝八百年后,才出來了個儒家圣人,如果不是那位圣人以堪比神魔的力量沖入皇宮殺了大德末代皇帝,徹底斬斷了大德王朝的氣運,說不定大德國祚還得再長個幾十年?!?/p>
“天下還要再混亂個幾十年?!?/p>
“之后大焱王朝的開國皇帝在大德王朝的疆域上立國,新寫下來的這段國祚其實繼承了大德王朝的許多東西,其中便包括著正統(tǒng)之位?!?/p>
“以氣運鎮(zhèn)天魔,鎮(zhèn)天魔得氣運……”
“大焱王朝的國祚距今還不到五百年,距離八百年的那條底線還差得很遠,但是僅論國力比起巔峰時的大德王朝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即便如今已經顯露出些許積弊,但誰能夠否認大焱王朝是天下第一的強國呢?”
“百萬大軍征寒烏,雖然因為有很多人不想看到大焱再次開疆拓土,以至于兵魁都橫空出世了,導致大焱這一仗打的不怎么利落,但大焱在這近乎于天下除己皆敵的局勢里面,依然能夠拿下寒烏?!?/p>
“大焱的三位大將軍,哪一位放在其他王朝里面不是可以總領三軍的柱國武將?在三位大將軍之后,鎮(zhèn)國徐氏折沖將軍,有陳大將軍府的虎賁將軍,也都是天下武將中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