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火雖然人在議事大堂未曾直面虎嘯騎的重逢,不過他也當機立斷沒有絲毫優(yōu)柔寡斷,就如鐵將軍所言,漕幫確實得拿命來填那支虎嘯騎的沖鋒之威。
只不過與其拿用舵主們的性命來填,他覺得不如把這最后一頭大蛟填上去。
橫豎那位徐大真人幾句話的功夫便能斬了大蛟,把這頭大蛟保下來在之后的戰(zhàn)斗中也得礙手礙腳難以發(fā)揮出太大的作用,但用來對付虎嘯騎倒是再合適不過了。
倒不是指望著這頭大蛟離了江河在大地之上能夠防住那支大焱精銳重騎兵,但就算大蛟幾句話就被徐大真人斬了,只要皮糙肉厚刀劍難傷的龐大蛟身橫在地面上,便可以成為阻攔騎兵沖鋒的一道強力屏障。
漕幫為了保住三千精兵不被虎嘯騎一波沖鋒帶走可謂是傾其所有,不過虎嘯騎雖然是離了大軍“迷路”至此,但也不是沒有幫手。
大祭司權(quán)杖向上一掃,便見大地飛沙揚天而起,輕飄飄的飛沙仿佛在空中凝聚成了一塊漂浮在空中的黃土大地,托住了將要淹沒那支虎嘯騎的覆天巨浪。
徐年倒是能夠再次催動斬蛟文書,只是斬蛟文書再好用也得幾句話的功夫,而這幾句話的功夫之后那頭大蛟應(yīng)當已經(jīng)砸到了虎嘯騎的頭頂。
不太來得及。
所以他伸出手掌,掌心向上,仿佛隔空舉著那頭咆哮著直沖而下的那頭大蛟,隨后五指一收。
一念出,天地響應(yīng)。
浩浩蕩蕩的天地之力鎮(zhèn)向了蛟龍,只不過這一次并非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
以天地之力,不讓蛟龍落地,妨礙到虎嘯騎的沖鋒。
只是漕幫的十位舵主反應(yīng)也相當快。
眼見蛟龍挾江水而來他們便立刻明白了曹副幫主的算盤,再見到徐大真人和大祭司兩人合力阻礙著蛟龍落地,他們當然也是見招拆招各顯手段,試圖拆了那片托起了覆天巨浪的浮空大地再幫助大蛟脫離天地之力的桎梏。
密密麻麻如一掛瀑布般飛出的小劍、能夠隔空開碑裂石的剛猛拳勁、陰風怒號噴涌而出的死氣化作陰綿殺咒、出鞘劍芒猶如貫日長虹穿過天際……
血氣、靈力、巫力……種種力量衍化而成的招式碰撞在一起。
就連陰渾子也再借了幾名漕幫子弟一用,以他們的性命又在空中炸出了幾片混沌氣。
場面一時之間混亂無比,碰撞在一起的力量激蕩出了無數(shù)亂流。
足足過了數(shù)個呼吸之后,混亂才稍微平息下來。
黃土大地土崩瓦解。
被取走之后讓滄江都斷流了一個呼吸的海量江水落在了地上,雖然已經(jīng)沒有了最開始時的洶涌威力,但僅僅憑借著海量,便如同是把滄江波濤帶到了大地之上,掀起了一陣浪潮。
但是虎嘯騎在沖鋒之時也已經(jīng)結(jié)下了戰(zhàn)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