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事讓朝廷愁
真話不一定是真相。
張槐谷本以為徐小友雖然修為深厚,但畢竟年輕,難免閱歷不足,可能會分不清真話與真相之間的區(qū)別,但這一句試一試,顯然沒有簡單地把真話當成真相。
不然就不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心態(tài)試一試,而是疑惑地反問一句為什么會不管用了。
張槐谷用拇指和食指緩緩轉(zhuǎn)動著握在手里的茶杯,輕聲說道:“要說姑且試一試肯定是沒什么問題?!?/p>
“只是依我之見,就算徐小友把有鹿書院的沈其風都拉出來擔保,也只能得到鄭重對待,到不了徐小友需要的把你的話當成證據(jù)的程度?!?/p>
“畢竟把真話當成真相會有什么的后果,大焱官場上有過前車之鑒……”
張槐谷把前車之鑒的故事說給了徐年聽一聽。
說是曾經(jīng)有個儒家弟子做了地方父母官,發(fā)現(xiàn)前人遺留下來陳年舊案的已經(jīng)積了厚厚一堆。
或許初衷是好,想要盡快還當?shù)匕傩找粋€是非公道。
但問題是這儒家弟子在偵查斷案這一方面的天賦遠不如修行,常規(guī)探案手段也難以查明這些陳年舊案,于是乎他便依賴自身的儒家手段以真話斷案。
一時之間在當?shù)剡€傳為了美談,贊揚這位父母官不拘一格,愿把神仙般的手段用在百姓身上。
直到多年以后,這樁美談傳到了京城,朝廷不日后便專程派出了一名欽差,不過不是去嘉獎?wù)嫜詳喟傅娜逍薰賳T,而是把那些憑借著真話斷過的案件重新審查了一遍。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那些用真話來斷案的陳年舊案之中,至少有三成都成了冤案。
甚至還有幾名無辜百姓因此被錯判了死刑。
究其原因,便是這些積壓下來的陳年舊案,并非是前任官員不盡責,而是這些案子的案情本就復(fù)雜,走訪調(diào)查出來的線索甚至有自相矛盾之處,實在難以查明真相。
儒修官員太過依賴儒家手段,卻忽略了每個證人即便都不撒謊,說出來的也未必是真相。
因為每個人,各有各的角度。
看到的不是全貌,說出來的真話自然就代表不了真相。
事后,那名儒修面對自己造下的冤案心境破碎修為倒退,自覺無顏再見當?shù)匕傩眨⒈M錢財辭官而去。
不知所蹤。
“……尤其徐小友這事,已經(jīng)涉及到的是一位皇子的真假與生死?!?/p>
“即便七皇子無論是遵循長幼之序還是民間聲望亦或者考慮到背后的支持者,方方面面都不算突出,成為大焱太子可能性極低,但再低也是有的,畢竟他至少也是一位皇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