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絲涼面一炮而紅,許多其他坊市的人聞訊而來,眼見有大排長龍的趨勢,杜昭華連忙去找陳木匠,讓他制作一批小木牌,刻上數(shù)字,發(fā)給排隊的食客。
索性制作簡單,加上陳木匠給她插了個隊
,讓徒弟們先停下手中的活,先做木牌,不到半天功夫就完成了。
陳木匠親自將木牌送到杜記,打量一圈店內(nèi),眉開眼笑道:“杜娘子,近來生意很紅火啊,就連西市的胡人都慕名而來。
”他覺得杜娘子簡直就是他的財神爺,自從他接連做出圈椅和躺椅,這段時間可謂是出盡了風頭,連帶著找他制作大件家具的人都多了起來。
因此,他自然是想長長久久地與杜娘子合作,杜娘子生意好,他也是打心眼里替她高興的。
杜昭華微微一笑道:“同喜同喜,我可是聽聞陳木匠最近又收了兩個徒弟,手上的活計可不少,木牌的事還要多謝陳木匠優(yōu)先給我做出來。
”其實真正說來,她畫的椅子樣式就只有一個大概的形狀,尤其是躺椅,她只是提出了一個大致的想法,具體細節(jié)還是靠陳木匠自己琢磨出來的。
陳木匠欲開口,卻先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他好像還從來沒有吃過杜娘子食肆里的食物,聞著空氣中的香味,他突然覺得有些餓,肚子也配合地發(fā)出“咕?!甭曧?,他是吃過午食來的!雖然為了盡快把木牌送過來,就只是簡單吃了幾口。
他還是不禁老臉一熱,裝作若無其事道:“久聞杜娘子的廚藝好,我今日便也來嘗一嘗。
”最后,他是腆著圓鼓鼓的肚子,拎著一個食盒,一步三搖地離開了,不僅剛到手的工錢沒能拿回去,甚至還要另外掏錢結(jié)賬。
杜昭華去東市租了一輛騾車,車上裝著十箱的銅板,就這樣招搖過市趕往延壽坊,其實總的來說,長安內(nèi)城的治安是不錯的,畢竟在皇城腳下。
延壽房鄰近西市,坊內(nèi)有好幾家金銀店鋪,杜昭華帶著白荷娘走進一家叫寶華樓的店鋪。
有伙計見到兩人后面的車夫,正在從車上往下搬木箱,還不少,笑著上前,“郎君是來兌銀錠的嗎?”杜昭華沉聲回答:“是的。
”抬眸環(huán)顧四周,這會客人倒是不多。
伙計右手張開向后引路,“郎君,請隨我到后院清點下銅板。
”杜昭華微微頷首,跟著往后院走去,車夫扛著一個木箱緊隨其后,白荷娘便在前廳守著木箱。
顯然有不少人來過寶華樓兌換銀錠,一到后院,就走過來四五個伙計,車夫放下木箱,他們便走過來,熟練地當場清點銅板,還有兩個伙計隨著車夫出去,一起將剩余的木箱抬進來。
杜昭華坐在一旁,垂眸盯著他們數(shù)銅板,現(xiàn)在她們?nèi)嗣刻焱砩隙家獢?shù)一遍當日收到的銀錢,一開始她是興奮的,數(shù)錢還是很快樂,后面就只剩下痛苦面具,一千枚銅錢串成一串,即一貫錢,現(xiàn)在每日的營收都有幾十貫,光是數(shù)錢都要花費不少時間。
好在他們?nèi)硕?,后來又有兩個伙計加入,比她預估的時間縮短一半不止,扛過來十箱銅板,最后兌換的銀錠一箱都裝不滿。
幾人往前店走去,路過大堂時,剛好有一行人從樓上走下來。
“小荷?”白荷娘聞言側(cè)頭看去,喊她的人竟是宋娘子,只見宋琬帶著丫鬟嬤嬤朝著她們的方向走來。
宋琬瞥了一眼站在她身旁的少年郎君,卻沒見著杜昭華,遂問:“杜姐姐沒有來嗎?”白荷娘輕輕咳嗽一聲,一本正經(jīng)道:“娘子今日有事沒有來,這位是娘子的弟弟,杜二郎。
”宋琬眸中閃過一絲驚訝,她是知道杜昭華是獨女的,哪有什么弟弟,倏地想到什么,抬眼仔細打量眼前的“郎君”,端的是玉樹臨風,翩翩少年郎君。
“杜二郎,請隨我來,有一樣東西需得勞煩你帶回去給你阿姐。
”杜昭華朝白荷娘使了個眼色,白荷娘會意,立即帶著車夫往騾車走去,她自己則跟在宋琬一行人后面。
行至一輛馬車前,宋琬踩著馬凳上馬車,從里面拎出一個食盒,嫣然一笑道:“杜姐姐,本來今天也是要去找你的,里面是西域來的葡萄,我嘗著覺得滋味不錯,酸甜可口,便想帶些給你。
”杜昭華沒有想到真有東西給她,伸手接過,溫柔一笑道:“阿琬,那我就不客氣地收下了,申時左右你讓人來一趟杜記,我做了點新鮮吃食,雖然是些邊角料做的,味道確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