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內(nèi)的一干學徒噤若寒蟬,黎淵低著頭,面色木然。
學徒犯了錯,師傅們自然是可以隨意打罵的,這是寫在‘賣身契’里的。
“徒弟徒弟,三年奴隸”,這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那顛勺的孫胖子也算是半個師傅,管著他們十幾個學徒,也管著鍛兵鋪百十號人的吃喝,脾氣惡劣,打罵學徒自然是家常便飯。
一個月前剛來的時候,黎淵也差點被那飯勺敲破腦袋……
“手腳都麻利著點,前院的師傅們快起了,耽擱了他們吃飯,可就不是挨幾腳的事了!”
那孫胖子掂了掂勺,罵罵咧咧。
一干學徒不敢抬頭,手腳卻是越發(fā)的快了幾分。
直到這胖子又回去廚房,那被打的學徒才一聲不吭的爬起來,哪怕渾身劇痛,卻也不敢耽擱干活。
黎淵神色木然。
鍛兵鋪是高柳縣城最大的鐵匠鋪之一,養(yǎng)著護衛(wèi)、師傅、幫工、學徒百八十號人。
學徒,自然是地位最低的,工錢少吃的差不說,還動輒挨打挨罵,要想待遇好些,至少要熬成幫工,甚至師傅。
“十二年啊……”
當四輪大日于云海間升起時,飯菜也終是做好了,一干忙碌的學徒臉上也有了些笑容。
除卻吃飯的時間之外,學徒們一天到晚也委實沒有什么空閑。
劈柴、挑水、準備木炭、搬運各類鐵錠、擦拭兵器、打掃……
可即便這樣,鍛兵鋪每每招學徒也不乏人來。
原因無他,鍛兵鋪的待遇是高柳縣招收學徒的各家中待遇最好的。
不但每月有三十個銅板的工錢,伙食也比之一干藥材鋪、木匠鋪之類要好很多。
打鐵可是十分辛苦的活計,肚子里沒貨可干不了這個。
當然,學徒可沒有這個待遇,每七天,方才能見點油水,就這,一干學徒也已十分滿足。
旁幾家,可也只有在初一、十五才能見到一點葷腥,更有的,一年到頭都見不了半點油水……
(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