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非要讓儀欣讓出位子,“皇后娘娘抱病已久,誰不知道她老人家精力不足,就算有一星半點(diǎn)兒的疏忽,我們做嬪妃的,豈能恃寵生嬌落了她的臉面?瑾妃還是讓出來比較好?!?/p>
見華妃是非要跟她對上了,儀欣輕笑一聲道:“你去叫年大將軍過來,說不定本宮看年大將軍一身戰(zhàn)場上廝殺出來的血?dú)?,心生恐懼,在你華妃面前倉皇而逃也說不定呢。”
就在華妃將要失控的當(dāng)頭,皇后扶著剪秋的手出來了。
見華妃還站著,皇后也沒問華妃為何不入座,直接開口假意安撫華妃道:“華妃雖然是宮中老人了,可到底齊妃和瑾妃都為皇上添了阿哥……”
這解釋倒也說得過去,反正宗室福晉們聽了都覺得皇后雖然有抬起儀欣打壓華妃的嫌疑,可重視子嗣的態(tài)度是沒有任何錯誤的。
華妃堅(jiān)決不肯吃這個虧,等皇帝來了也堅(jiān)持沒入座,皇帝一見齊妃和瑾妃一左一右地坐著,當(dāng)下便開口讓齊妃跟華妃交換了位子,半點(diǎn)沒動儀欣,叫華妃和齊妃同時恨上了儀欣。儀欣明白皇帝這番騷操作的意圖,但她一點(diǎn)兒也不在乎,只惦記著自己那個在滿月的時候起名為弘晟的便宜兒子。
才開席沒多久,華妃就端著酒杯站起來給皇帝敬酒,皇帝十分高興地跟華妃眉來眼去,哄得華妃幾乎要忘了之前跟儀欣的座次之爭。
然后儀欣也隨大流站出來說了好些吉祥話,皇帝也十分給面子地喝了一杯,只是跟儀欣之間沒那么多話,叫華妃看了又升起了幾分得意,看得儀欣眼睛疼。
皇帝的態(tài)度能說明很多事兒,比如,皇帝對儀欣本人無感,但架不住儀欣所生的六阿哥是他老人家的心頭肉,因此華妃在他老人家心里的地位都要屈居儀欣之下,而生了三阿哥的齊妃又居于華妃之下,所以,三阿哥已經(jīng)出局了。
別看宗室至今還有七位鐵帽子王府,就連先帝都不敢輕易去動他們,可架不住他們自己子孫不繼,莊親王府甚至直接絕嗣,叫先帝的十六阿哥撿了個大便宜。
先帝直接將這個僅次于果郡王的十六阿哥過繼給了莊親王府,叫十六阿哥平白撿了一頂鐵帽子親王爵位,子孫后代都能直接繼承親王爵位,只要不造反,他這一支便能高枕無憂。
至于這原本該有的八個鐵帽子王府,最后一個鐵帽子王大抵是先帝留下,準(zhǔn)備叫當(dāng)今賜給果郡王的,可惜先帝沒有明言,當(dāng)今皇帝就當(dāng)沒那回事兒,這最后一個鐵帽子親王的爵位還被太后給惦記上了,一心想要討來給幼子。
所以啊,即使是宗室,也在追求更多更大的權(quán)勢,不只是朝臣們在相看當(dāng)今的皇子們。
不是誰都有儀欣這樣的上帝視角,所以儀欣穩(wěn)得住,別的能穩(wěn)得住的人家可不多,也幸虧皇帝開春之后就掀起了國庫討債的事兒,不然就該有人上書皇帝,要他把圓明園里的四阿哥和遠(yuǎn)在熱河的五阿哥都接回宮里撫養(yǎng)了。
這國庫討債的事兒皇帝直接交給了馬齊,讓馬齊叫苦不迭,可轉(zhuǎn)頭馬齊讓富察氏一族還了欠款之后,就直接抱病,橫豎他的確上了年紀(jì),也以身作則過了,皇帝若是繼續(xù)為難他,那可真是說不過去了。
喜歡長生:開局即巔峰請大家收藏:(cww)長生:開局即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