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山、唐門、柴桑城,雖然同在西南道,可也就望城山跟唐門離得稍微近些,全力趕路的話大約兩日的路程能走到,而柴桑城則大約在望城山去雪月城的半途,距離南訣反而比到雪月城更近些。
所以,一踏入西南道的地界,姜莘莘就提出要帶葉鼎之往望城山走一趟:“如今葉家已經(jīng)平反,先前我也跟師長們說起過收他為徒之事,眼下距離望城山也近,我想著不如正式帶他跟望城山上下見見面?!?/p>
南宮春水第一個表示理解:“也好,我自己如今武功平平,可還有東君跟長風呢,況且我跟唐老太爺也算得上莫逆之交,如今去唐門明面上是為了散去一身大椿功,其實也是幫唐門清掃隱患?!?/p>
百里東君和司空長風都沒什么好說的,跟在后面至今還未現(xiàn)身的玥瑤那就更加沒什么好說的了,于是大家暫時分開行動,約定在柴桑城的東歸酒肆會合。
雖然姜莘莘是想要帶葉鼎之去望城山認認人的,可為了望城山的安寧,還是沒有選擇走正門,以免驚動山下的五千精兵,給望城山和葉鼎之帶來不必要的揣測,畢竟天啟城里疑心多得跟篩子似的太安帝可不是個善茬。
呂素真可沒想到姜莘莘竟然會將葉鼎之帶回來,不過葉鼎之好歹也是正經(jīng)的少年英才,還是英烈之后,呂素真當即就拿了一枚開過光的平安扣贈予這個小輩。
有了呂素真開頭,其他天師們也都送上了匆忙準備但一點不敷衍的見面禮,甚至王一行和趙玉真還特意下山了一趟。
如今趙玉真可沒什么不入神游便不能下山的“天命”,有姜莘莘這個替身在前,兩人又是一臺雙生的兄妹,姜莘莘可謂是付出良多,所謂的天命當然被姜莘莘遮掩了大半。
趙玉真發(fā)現(xiàn)自己下山也沒有那種隱隱約約的心悸之感過后,依舊選擇待在望城山上輕易不會下山,也就是去年姜莘莘出了門那會兒,山下趙家老爺子因病去世,他收到消息過后選擇下山去跟趙家做最后的了斷,這才正經(jīng)下山去了一趟。
回來過后趙玉真也沒跟姜莘莘說起趙家的事兒,看似趙家失去了兩個孩子,可實際上趙家卻因他趙玉真和姜莘莘這一對兒龍鳳胎改換了門庭,如今已經(jīng)是個正經(jīng)的小地主了,還在鎮(zhèn)上購買了宅子跟鋪子,百畝的田莊都有兩個,家中的重孫輩都有錢入學堂讀書了。
所以啊,趙玉真這么一算,覺得趙家著實獲益不少,他跟姜莘莘又是剛出生就離開了趙家,微末的感情還都是因為那點兒血緣關系。
可實際上趙玉真看重的血脈親人唯有一個姜莘莘而已。
姜莘莘把下山之后的經(jīng)歷跟大家一說,趙玉真便主動站出來表示:“妹妹既然有心編撰藥典,不如我也幫你將望城山百里之內的藥材都編撰好吧?!?/p>
現(xiàn)成的人手姜莘莘當然來者不拒:“哥哥能幫忙乃是最好不過了,那么藥鋪和醫(yī)館那邊就請大師兄多上心些了?!?/p>
王一行自然也沒有推辭的道理:“你們要做的可是造福萬千百姓的大好事,也是我并不擅長醫(yī)藥一途幫不上更多的忙,不然我這個大師兄怎么也該領一半的功勞才是?!?/p>
幾人年齡相差不太大,姜莘莘和趙玉真又都顯得成熟,所以這會兒趙玉真注意到了坐在姜莘莘旁邊的葉鼎之給大家添茶的動作,就忍不住問葉鼎之道:“我記得先前妹妹吩咐你去域外之地轉轉,給北闕遺民找一個合適的安身之地,如今你回到北離,可是已經(jīng)完成任務了?”
葉鼎之沒想到趙玉真看起來只會關心姜莘莘的人,也會關心這個事情,不過他立刻答道:“是找到一些地方了,眼下我已經(jīng)繪制了域外的輿圖給他們留下了,只看他們自己會如何選擇。”
不說趙玉真了,就是王一行也忍不住點頭贊賞:“葉兄這件事兒做的不錯,那些希望能就此過上安穩(wěn)生活的北闕遺民,必定對你感恩戴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