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無庸知道自己作為先帝的心腹,當今必定不會重用他,況且他自己也樂意去伺候姜莘莘,所以只管當做什么都不知道。
而李玉雖然眼熱王欽的身份地位,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有些事情并不是說上就能上的,單說揣摩上意這事兒,就不是如今的他能拿得準的,更何況乾清宮大總管要做的事情可不僅僅跟在乾隆身邊,聽從乾隆吩咐那么簡單。
御前大總管的位子可多的是人盯著呢,你上了位,那旁人就落敗了,那落敗的一方只會任人踐踏甚至連性命都難保。
當初蘇培盛就是踩著張起麟的功勞和性命成了御前第一人,而他高無庸雖然沒有直接踩著蘇培盛上位,是蘇培盛自己作死,可他也是在蘇培盛沒了以后才上位的。
如今乾隆已經(jīng)看王欽不順眼了,今兒還往養(yǎng)心殿走了一遭,消息傳出王欽的死是遲早的事兒。
而眼前這個年輕的李玉已經(jīng)占盡了先機,如今只要能好好兒為乾隆做事,展現(xiàn)出自己的能耐,取代王欽都要不了多少時間。
見李玉眼神堅定,乾隆又跟高無庸回憶了一下先帝,這才離開了養(yǎng)心殿,而果然,乾隆前腳剛剛回到乾清宮,后腳他對王欽心生不滿的消息便傳遍了乾清宮,王欽回來過后,跟著乾隆出去了一趟的李玉當然直接受到了王欽的針對。
而李玉也不是吃素的,從前他不甚顯眼絕不先出頭,是因為沒看到任何希望,這種情況下,一動不如一靜,安心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暗中拉攏身份地位較低的人,才是上上策。
可如今王欽直接針對,他若是不能完美反擊甚至反殺,死的可就只能是他了。
李玉甚至還拉攏了王欽的徒弟進忠跟進寶。
進寶本身的性情跟李玉差不多,況且先前跟李玉感情不錯,如今李玉出頭拉攏,他也明白自己的師父已經(jīng)沒了前程,所以沒什么心理負擔就從了李玉。更何況李玉也沒想踩著他上位,他自己暫時對乾清宮大總管的位子也沒什么想法。
進忠卻不一樣,他是個有野心的,但架不住他一身弱點也十分明顯,李玉早早就察覺到了他的不對勁,稍微一詐就讓進忠服軟了。
李玉也是聰明人,沒有就此換取進忠的歸心,反而要跟進忠公平競爭:“眼下咱們只消合作一番,將王總管拉下來,之后的事情就各憑本事,反正這也是皇上最希望看到的?!?/p>
進忠野心十足,眼下唯一的弱點被李玉拿住,結(jié)果李玉只想跟他聯(lián)手將王欽拉下馬,并沒有要他做低服小的意思,他心里舒坦了不少。
他鑒于李玉一貫的做派,根本沒想到李玉這是在避免事態(tài)擴大,方便在他的弱點暴露那一日自己好脫罪,心里在嗤笑李玉婦人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