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胖橘孝期終于過去了啊,寧太妃跟柔太嬪就忍不住來姜莘莘跟前試探,看能不能將冷宮庶人甄嬛和流朱二人放出來。
姜莘莘倒是沒什么看法,甄嬛跟流朱主仆倆能不能從冷宮出來,對她都沒有任何影響。
敬貴太妃看在三公主的面子上也為甄嬛跟流朱二人求情,姜莘莘看著殷切的三人,嘆了一口氣,說道:“當(dāng)年的事兒你們都知道內(nèi)情,甄庶人乃至甄家的確有罪?!?/p>
話音剛落,寧太妃就迫不及待地說道:“臣妾知道甄庶人有罪,若是她能懇切認(rèn)罪,娘娘,您能不能看在甄庶人也曾殷勤侍奉的份上,給甄庶人一個重見天日的機會?”
姜莘莘聞言差點兒沒笑出聲來,那些年除了年世蘭一開始能囂張以外,誰不是對她畢恭畢敬呢。
不過這倒也是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姜莘莘也終于松了口:“甄庶人跟那個宮女能出來,但甄庶人的分位只能是常在,而且你們要清楚,恒媞公主在玉牒上已經(jīng)是敬妃的女兒了,甄庶人可不能去給敬妃和恒媞公主添麻煩,否則本宮寧愿看她老死冷宮?!?/p>
雖然敬貴太妃是貴妃,但姜莘莘這個太后原來的皇后稱呼她為敬妃沒有一點問題,甚至她本人樂意被姜莘莘這么稱呼。
敬貴太妃主動保證道:“臣妾自然看人有幾分能耐,甄庶人當(dāng)初的確有些過錯,但她本人值得信任?!?/p>
寧太妃也趕緊說道:“是啊娘娘,甄庶人必定感念娘娘的恩德,不會給娘娘添麻煩?!?/p>
柔太嬪也欣喜地說道:“多謝娘娘,改日嬪妾必定領(lǐng)甄常在來謝恩。”
甄嬛出冷宮的事兒就這么說定了,姜莘莘只是給乾隆去了一封信,信中沒有將當(dāng)年那些事情和盤托出,但也說了個大概,乾隆想了想,倒也從了姜莘莘的意愿,將甄嬛冊封為皇考常在,與她當(dāng)年的貼身宮女流朱一起放了出來,安置在暢春園。
寧太妃沈眉莊有那個人脈回宮接人,其實算起來她上一次跟甄嬛見面,也不過是過年的時候,滿打滿算也才四個多月的樣子,可她們都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
敬貴太妃沒有帶著三公主一起過來迎接甄嬛,畢竟公主們都在宮中上學(xué),今年宮中大選,乾隆沒打算出來避暑,她們母子便少了許多見面的機會,但皇后值得信賴,敬貴太妃也不是很擔(dān)心兩個女兒在宮中的生活。
看著甄嬛跟寧太妃、柔太嬪抱成一團痛哭,敬貴太妃也不禁拿起帕子擦眼淚,她對甄嬛這些年的遭遇固然有些憐惜,但也僅限于此了,今日過來一趟給甄嬛充場面,不過是看在恒媞公主的面子上,畢竟宮中誰人不知恒媞公主的生母是甄嬛,而四公主的生母是方淳意呢。
寒暄兩句,敬貴太妃就告辭了,“你們姐妹相聚,本宮就不多打擾了,同住暢春園,來日方長,許多事情不必急于一時。”
甄嬛趕緊道謝:“多謝貴妃娘娘出面向太后娘娘請托,甄嬛才能有走出冷宮的一日?!?/p>
甄嬛對自己的女兒恒媞公主絕口不提,她已近連累了自己的女兒,若是再不識好歹得罪了敬貴太妃,恐怕恒媞公主將來的夫家都要大打折扣。
所以真正為孩子好,就是要讓她擁有更好的一切,而不是打著母女情分的旗號,壞她的前程。
甄嬛識趣,敬貴太妃也投桃報李:“三公主聰慧,本宮也不是那等霸道的性子,這些年你送給三公主的東西,本宮都一一送了,也跟三公主說過你的存在,她對你很是好奇,也能理解你當(dāng)初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