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力坦還需要一點時間來接受,許爺爺臨走的時候,就勸巴太不要著急,反正他有一個夏季的時間等待蘇力坦的決定。
而托肯跟她娘家一群女人則戀戀不舍地看著許沁上車離開。
托肯的媽媽忍不住說道:“漢人可真厲害啊,還很有趣,以后我們要多跟漢人接觸接觸?!?/p>
托肯自覺跟許沁是朋友了,尤其許沁還是她的恩人,她看著許沁的車子真是羨慕極了:“許沁連開車都會呢,她還會騎馬!”
托肯媽媽的一個妹妹則憂心忡忡地說道:“這么好的姑娘,可不能經(jīng)常笑,不然她會有很多男朋友,我們這里的小子們可配不上她!”
回去的路上,許沁對許爺爺感慨道:“我終于知道國家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多人力物力,在這些深山里修建各種基礎(chǔ)設(shè)施了?!?/p>
許爺爺今天也有了一點新的感想,聽許沁這么說,問道:“你是怎么想的呢?”
許沁看著前方的柏油馬路,說道:“要想富,先修路?!?/p>
“老人們固有的思想并不容易改變,可年輕人不同,他們很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學(xué)到新的本事?!?/p>
“國家不斷將基礎(chǔ)設(shè)施鋪設(shè)到所有有人煙的地方,就是為了讓信息快速流通到所有有人煙的地方,老人們不想放棄原有的生活方式也沒什么關(guān)系,只要他們能享受到國家給予的便利,生活更加方便、安穩(wěn)就行,剩下的,就交給年輕人好了?!?/p>
許爺爺看著車窗外一成不變卻又時刻在變化的景色,只是幽幽地嘆了一口氣,許沁說的是巴太和托肯那樣的人,又豈止他們那樣的人,她自己也身在其中啊。
可不管國家做得再多,都顯得跟不上時代的老人,被拋棄了呀。
許沁收拾好了東西就跟蘇力坦家和李文秀家一起出發(fā)了,別克大叔先走一天,而且他們不走仙女灣小道,走更加平緩卻要稍微繞一點的大路,沿途也能遇到更多的親朋好友。
許沁只有兩匹馬、兩條狗和一輛車,蘇力坦家的牛羊馬駝可就多了,一路上他都要仔細注意羊群,還要留意托肯跟兩個孩子,巴太倒是見人都幫上一把,顯得悠閑又忙碌的樣子。
張鳳俠有了蘇力坦抵債的駱駝拉東西可真是太好了,她的小賣部還真能繼續(xù)開起來。
李文秀可就忙了,一路上都在留意風(fēng)景,一會兒騎馬一會兒坐車的。
許沁已經(jīng)大致明白了牧民們轉(zhuǎn)場的路線,秋冬兩季就往南的深山里走,那個方向會有一些山谷氣溫稍微高一點,會有牧草生長,而且風(fēng)雪相對小一些,特別適合過冬。
而春夏的時候則要往北方走,尤其是夏季的北方山區(qū),經(jīng)過了大半年的休養(yǎng)生息,草木再次一新,特別適合牲畜養(yǎng)膘。
走著走著前面有輛拖拉機壞在了路上,許沁當即就停靠在邊上詢問情況:“怎么了?”
開車的蒙古大叔也有些著急了,“車壞了——”
許沁干脆下了車繞著拖拉機檢查起來,“是熄火了,還是陷住了?”
巴太騎著馬也小跑過來幫忙推車,車子后輪陷在了一個小石坑里,坑邊上還有一塊凸起的石頭頂著,偏偏這邊又是個斜坡,往上走可真不容易。
李文秀也跟著過來幫忙推車,許沁又眼疾手快往陷住的車輪后面墊石頭,折騰了一番總算將拖拉機給推出來了。
這個時候,巴太好像總算找到了理由過來跟許沁說話,他手持韁繩騎在馬上,笑得恣意又張揚,“感覺怎么樣?會不會覺得趕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