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皇后身后的蓮心可見不得皇后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壯著膽子為皇后辯解道:“皇上容稟,娘娘實在是被后宮嬪妃逼得沒辦法了,
這才想了個法子妥協(xié)一二,并非有意對太后娘娘不敬!”
乾隆聞言看著皇后的眼神就是一厲,從恨鐵不成鋼的埋怨痛惜,直接變成了煩躁。
皇后雖然因為低著頭并不清楚乾隆眼神的變化,但以她對乾隆的了解,知道他聽了這話并不會第一時間可憐她被嬪妃們擠兌,反而會質疑她管理后宮的能力。
皇后只能將頭更低一些,繼續(xù)向乾隆認錯:“都是臣妾一念之差擾了皇額娘的清凈,請皇上恕罪?!?/p>
乾隆可真是要被皇后氣死了,這會兒她倒是清明得很,偏偏先頭在慈寧宮做的那事兒實在讓人忍不住發(fā)火。
既然皇后本人動不得,那就由皇后身邊的人代勞,乾隆連半分眼神都沒分給蓮心,直接看著皇后就決定了蓮心的處罰:“這奴才做事不和皇后心意,還胡亂生事,就罰二十個板子,再罰半年的月例吧?!?/p>
皇后哪能不知道乾隆說是懲罰蓮心,實際上是在打她的臉呢,只能認了,也不敢為蓮心求情。
回到乾清宮的乾隆卻已經察覺到了皇后身上的不對勁。
若說皇后在他剛剛登基那會兒搞了一出事故,是因為后人暗害她,可最近的事情卻能表明皇后沒有被人暗害,一切都是她自己做下的決定。
皇后的腦子忽閃忽閃的,有時候得用有時候突然失智,讓乾隆實在擔憂,偏偏皇后的身份擺在那里,他就算心有懷疑也只能暗中悄悄調查。
不過乾隆到底還是跟姜莘莘知會了兩句,畢竟在他看來,姜莘莘是除了皇后以外,最能讓他信任,且見多識廣之人。
姜莘莘卻知道皇后這是遭遇了所謂的“劇情殺”,這個世界已經開始逐漸結束那種如幻似真的狀態(tài),開始向真實的世界邁進,但要徹底結束虛幻的狀態(tài),還差了一口氣,所以皇后這個位子上的人,因為鳳氣的影響顯得十分出眾,卻又因為不如龍氣強勢而被舊的劇情選中。
但這一切都不能宣之于口,姜莘莘便干脆像上一次一樣,當做皇后中了什么隱秘的手段,一臉緊張地對乾隆說道:“皇后這個位子,本身就是后宮嬪妃們的靶子,但凡皇后有一點問題,就容易被后宮嬪妃群起而攻之?!?/p>
“而前朝大族不少,從大清入關的時候開始,就陸續(xù)有不少家族站起來又倒下去,難保前朝也有人對皇后之位上心?!?/p>
這話乾隆完全認同,憤怒的同時也因為皇后因為自身能力不足,總是被人算計而感到心累,好在他并沒有換一個皇后的想法,畢竟皇后也是受害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