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淑慎公主有意為理親王府撐腰,那么對于寶親王這個未來的皇帝當然要多多接觸,正好他們是兄妹關(guān)系,從前也是正經(jīng)的堂兄妹,關(guān)系再親近也讓人無話可說。
不過淑慎公主十分聰明,并未刻意在姜莘莘面前拉近跟寶親王之間的關(guān)系,橫豎她每天都有刷存在感的機會,不用急功近利,讓她的吃相一開始就不中看。
而對于寶親王來說,多一個姐妹少一個姐妹沒什么差別,橫豎他的妹妹們一個個都是長相出眾,性情也可愛的人,一年四季他這個兄長也沒少了來自妹妹們的針線活計。
雖然目前看起來淑慎公主后來居上,一來就成了最大的妹妹,但看淑慎公主為姜莘莘侍疾也十分細心嫻熟,可見那些年伺候她母親太子妃也是做慣了各種活計的,于是不由自主的,初步顯現(xiàn)出憐貧惜弱的寶親王,對這個便宜妹妹的好印象又拔高了不少。
寶親王幼年跟少年時候都有些缺愛,所以當初姜莘莘明明只是給了他一個皇子應(yīng)該有的待遇,他就在私下里將姜莘莘當成了親娘一般,如今他的玉牒就在姜莘莘名下,成了姜莘莘名正言順的兒子,他那一腔積攢多年的濡慕之情,可不就像井噴一般傾瀉而出了嘛。
但姜莘莘不缺兒子,寶親王一腔濡慕之情不能在姜莘莘這里盡數(shù)安放,這些溢出來的不分,首當其沖便愛屋及烏地關(guān)照到了淑慎公主頭上。
所以等淑慎公主被姜莘莘打發(fā)出去自己玩耍了,寶親王便趕緊抓住機會,跟姜莘莘談?wù)撈鹆耸缟鞴鞯幕橐龃笫隆?/p>
“額娘,淑慎妹妹如今都十八了,是不是該考慮考慮她的婚姻大事了?”
姜莘莘也覺得該考慮考慮了,不然等大胖橘沒了,淑慎公主這個便宜養(yǎng)女可是要給大胖橘守孝三年的。
當然,她自己并不覺得姑娘二十多歲才出嫁有什么不好,甚至只有好處,但旁人肯定會以此攻訐皇室,甚至淑慎公主自己大概率也會有很大的負擔(dān)也說不定。
所以,姜莘莘想了想,還是將自己的一些打算跟寶親王如實說明:“你淑和妹妹差不多也到了能相看的年紀了,原本恪靖公主家的兩個孩子跟你淑慎妹妹和淑和妹妹兩個年歲正好,但我想著你恪靖姑姑家的表哥表弟跟你們姊妹之間的血緣還是太近了些?!?/p>
對于姜莘莘之前說過的,男女雙方血緣太近會影響子嗣的話,寶親王如今是深信不疑。因為他暗地里已經(jīng)多方調(diào)查過了,那些姑表兄妹跟姨表兄妹成婚的人家,當真少有能生下健康的子嗣,更多的不是生下來的孩子天生殘疾,就是天生體弱。
甚至還有夫妻多年根本不能生的。
按理來說,光是這個理由就足夠不讓淑和公主跟淑慎公主去漠北喀爾喀蒙古和親了,但大胖橘恐怕根本不會考慮什么子嗣不子嗣的問題。
寶親王想了想,說道:“淑慎妹妹可能不必和親喀爾喀蒙古,畢竟理親王府當年畢竟占據(jù)了大義,先前弘晳鬧了那么一場,也是因為當年他差點兒成了皇太孫?!?/p>
“但淑和妹妹那邊,若是皇阿瑪當真有意讓她和親喀爾喀蒙古,恐怕咱們誰也沒那么容易就打消皇阿瑪?shù)哪铑^。畢竟哪怕淑和妹妹嫁過去不能生子,喀爾喀部也有的是辦法延續(xù)血脈跟統(tǒng)治?!?/p>
姜莘莘也感覺事情十分為難,“你恪靖姑姑辛苦一場,必定希望自己的奮斗成果能被親兒子親孫子繼承,所以喀爾喀的世子畢竟會迎娶一個公主,而你們的小表弟則很有可能被你們姑姑送來京城和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