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禹,老頭子一般都是妻子對自家男人的稱呼,吳云東自稱你家老頭子,讓韓梅又忍不住羞紅了臉。
不過這次她沒有大發(fā)嬌嗔,只是牽著吳云東的衣服,跟著他去了鞭炮市,完全忘記了,她問吳云東平禹為什么這么多賣衣服的問題。
其實(shí)不用歐冠吳云東仔細(xì)解釋,她自己也想明白了。
普陽服裝既然有一萬兩千多的員工,那肯定不是制造工裝那么簡單,何況昨天晚上,吳云東還跟她說過,普陽服裝要搞什么模特隊(duì)。
這都搞上模特隊(duì)了,制造出來的服裝,樣式能少的了?那么多的員工,制造出來的服裝能少的了,肯定大量批發(fā)??!
即便平禹人不知道哪里的服裝便宜,可就憑吳云東的商業(yè)思路,會忘了平禹這個本地市場?那不開玩笑嘛!
兩個人到了鞭炮市,還沒靠近,韓梅就被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吸引住了,拉著吳云東往前擠去,完全不顧耳朵邊上那些能震聾耳朵的炸響。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鞭炮,還沒有什么威力較小的大地紅,幾乎全都是手工制作的大炮仗。
就像前面放炮的那家,好家伙,鞭炮都跟大拇指一樣,每響一聲,吳云東明明都捂著耳朵了,可還是感覺腦袋瓜子嗡嗡的。
再往后三十年,哪怕是農(nóng)村,也都因?yàn)槟切┐u家的建議禁燃了。那個時候的過年,簡直一點(diǎn)年味兒都沒了。
所以看著眼前的熱鬧,吳云東不由感慨萬千。
“來來,咱買這家的。”韓梅可不管吳云東怎么想,她眼睛里面全都成了鞭炮,拉著吳云東擠了過去。
從鞭炮市頭賺到尾,吳云東累的都不想走路了。不是人太多擠得累,二貨思他一手拎著個裝滿了鞭炮二踢腳的化肥袋子,實(shí)在是太沉了。
幸好韓梅也逛累了,看他累的難受,就很體貼地結(jié)束了這次掃貨行動,陪著他回了吳家村。
到了家,她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樣,幫著高玉蘭蒸饅頭炸年貨。
時間過得飛快,很快就到了年三十的下午。
四點(diǎn)的時候,吳云錚一家四口回來了,看到楊玉蓮的時候,吳云東才突然想起來,自己好像忘了去她店里看看那個女的。
不過看楊玉蓮的意思,好像也忘了這件事兒,他心里不由暗自僥幸,就想帶著吳迪吳悠出去轉(zhuǎn)轉(zhuǎn)。
可他還沒出門,就被吳守德喊住了:“你哪兒也不能去。”
吳云東一聽就明白了,急忙解釋:“爹,現(xiàn)在還沒五點(diǎn)呢,請家堂是不是早了點(diǎn)?”
在他們這個地方,過年的風(fēng)俗就是這樣,三十傍晚請家堂。意思就是請家堂上的祖先們,回家過年。
請家堂的程序,就是家里男人拿一刀燒紙,三根香,有錢的還得帶點(diǎn)鞭炮二踢腳啥的。
到了祖墳前,先放鞭炮,告訴祖先我們來接你回家過年了。放完鞭炮之后,點(diǎn)上燒紙,磕三個頭,然后借著燒紙的火苗點(diǎn)燃那三根香,放到香爐里,端回家中放到供桌上。
從家里拿出事先打好的燒紙,在供桌前面的鐵盆里點(diǎn)燃,磕三個頭,這套程序才算徹底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