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注定都逃不過一死,現(xiàn)在過去跟他們拼命,吃虧的肯定是我們?!?/p>
“分兩個騎兵班保護鬼子留下來的武器danyao跟物資,其他人跟我繼續(xù)追殺日軍撤退部隊?!?/p>
“但不能追太緊,還要防備小鬼子給我們設伏,殺我們一個回馬槍?!?/p>
…………
清水溝。
一條寬一二十米的沙溝橫臥在此起彼伏的丘陵中間。
日軍撤回縣城的公路從溝底通過。
陳大中正舉著望遠鏡觀察溝底公路,等著小鬼子潰兵自己往口袋里鉆。
唐林交給他的部隊全部埋伏在山溝兩側,輕重機槍跟迫擊炮直指公路,甚至還在公路旁邊埋伏了不少buqiang手,打算等戰(zhàn)斗一開始就往日軍身上砸手榴彈。
讓遭遇伏擊的小鬼子無論是站著,還是趴著,都躲不過來自游擊大隊的攻擊。
有人也迅速會問……
這么明顯一個打伏擊戰(zhàn)的好地方,日軍撤退部隊逃到這里時肯定非常警惕。
只要他們派出偵察部往山溝兩側一偵查,陳大中埋伏在這里的部隊就會提前暴露,伏擊戰(zhàn)也會變成一場遭遇戰(zhàn)。
其實不然。
陳大中之所以把部隊直接安排在山溝兩側高地上,不懼日軍派兵偵查,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這里隔縣城非常近。
直線距離不到四公里,走公里也才六公里。
城內小鬼子急行軍增援戰(zhàn)場,連一個小時都不用。
游擊大隊在這里設伏無異于虎口拔牙,危險性極大,稍微有點兒理智的指揮官都不會把伏擊戰(zhàn)場選在這里。
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日軍急于逃命,沒時間去搞偵查。
隊長帶著追兵緊緊咬在日軍撤退部隊身后,而偵查山溝兩側高地又需要時間。
哪怕只有短短的五分鐘,也有可能導致八路追兵繞過主力部隊,直接迂回到他們前面,堵住部隊回撤縣城的唯一通道。
真到了那時候,小鬼子戰(zhàn)斗力再強也無力回天。
喜歡抗日之鐵血八路請大家收藏:(xiake)抗日之鐵血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