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眾人疑惑的表情,朱高煦眸中寒光乍現(xiàn)。
“那就斷了耿炳文的補給線!”
“這這怎么可能?”
眾人對于他的話有些摸不著頭腦。
這可能嗎?
耿炳文大軍的補給線由朝廷直接押送,我軍想要切斷他的補給線,那必然得繞到耿炳文的大后方。
可是如此一來,就只能依靠小規(guī)模的軍隊。
而繞道其后方危險系數(shù)極大,稍有不慎就會被包圍,最終全軍覆沒。
“我?guī)О遵R義從走一趟!”
“不可!太危險了,如此繞行乃是兵家大忌。”
朱棣連忙阻止,在他看來這樣做無異于送死啊!
而朱高煦則是不以為然,不就是敵后作戰(zhàn)嘛,對于后世的人來說,當初教員的那些經(jīng)典戰(zhàn)例可比兵書好使多了。
“老頭子,你就放心吧,白馬義從配備了最新式的火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需要跟敵人短兵相接,我在敵后來無影去無蹤,只要小心點問題不大。
各個城池都有聚寶閣,朝廷現(xiàn)在還不知道聚寶閣是我的,有聚寶閣供應物資,我就能在敵后扎下一根釘子?!?/p>
眾人聽了朱高煦的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件事的可行性很高,但還是過于兇險了些。
“殿下!讓末將去,二殿下不能去冒險?!?/p>
一旁的張玉連忙開口道,如今的朱高煦隱隱已經(jīng)成為燕軍的核心,如果說朱棣是燕軍的精神領(lǐng)袖,那么朱高煦就是大金主,要錢給錢要槍給槍。
張玉請命倒是讓他有些詫異,歷史上的張玉為了掩護朱棣突圍戰(zhàn)死,朱棣稱帝后追封其為榮國公,稱其為靖難第一功臣,其長子張輔被封為英國公。
一門兩公,何等榮耀,但這次朱高煦不想讓他死。
張玉善謀,為人穩(wěn)重,朱能勇武,每戰(zhàn)必先。
此二人為朱棣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若是張玉不死,朱棣也許都不用后面自已親征漠北。
以張玉的才能,足以統(tǒng)帥大軍。
歷史的遺憾,也許因為他的到來能夠彌補。
畢竟
來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