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煦!你去一趟北平軍營,三衛(wèi)戒備。”
“高熾!北平城戒嚴(yán),給我管好那群文官,將城內(nèi)所有的錦衣衛(wèi)的暗樁全部拔掉!”
嗯?
聽到他的命令,一旁的朱高煦心中一驚,原來父王所有的事情都知道。
只是以往給老爺子面子,所以才沒動那些錦衣衛(wèi),如今老爺子走了,這些錦衣衛(wèi)也就沒有留下的必要了。
另一邊。
應(yīng)天!
朱元璋駕崩。
停尸七日入葬孝陵。
朱允炆靈前繼位,史稱建文帝。
乾清宮中。
“陛下!大明藩王權(quán)力太大,一旦他們有所異心恐怕會引得大明動蕩,到時又是一翻生靈涂炭。”
大殿之內(nèi),黃子澄侃侃而談,朱允炆時不時還點頭表示認(rèn)可。
只是他還是有些猶豫得開口道:
“可是他們都是朕的親叔叔,如此豈不是讓人覺得朕冷血無情嗎?”
就在這時,一旁的方孝儒正氣凜然地開口道:
“陛下,藩王之禍自古有之,看那漢朝的七國之亂引得國家震蕩,西晉的八王之亂更是直接導(dǎo)致了五胡亂華,這些可都是血一般的教訓(xùn)啊陛下!”
一旁的齊泰也連忙跟著附和,仿佛大家都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的肱骨之臣一般,那叫一個正義凜然。
龍椅上的朱允炆看他們這般模樣頓時羞愧不已,這三人都在為朕的大明江山著想,而自已還在這里猶猶豫豫,實屬不該啊!
三位愛卿都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定然還請三位幫朕擬定一個章程,朕的那些叔叔們的權(quán)力確實是大了些。
于是乎,在三位大臣明的支持下,朱允炆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削藩之旅。
此時距離他登基也不過是過去了半月而已。
北平軍營!
朱高煦來到軍營找到張玉和朱能,跟他們說明了情況,而后就直奔火器坊而去。
老爺子走了,朱允炆登基,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開始削藩,一藩之地對抗朝廷兵馬還是太過勉強(qiáng),這一戰(zhàn)能否順利恐怕還得指望改良出來的新式火器。
“殿下!什么風(fēng)把您吹來了?!?/p>
見到他的到來,老李頭也顧不得手中的活兒了,連忙笑呵呵得上前迎接。
然而朱高煦此時哪里有心情跟他瞎掰扯,只是開口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