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那些官員貴族確定倭國確實有著海量金銀礦藏的時候,滿朝文武皆為之振奮。
要知道這么多銀礦,朝廷肯定不可能全部吃下,那么必定需要他們這些人協(xié)助才行。
這么大的利益下,朱高熾明顯感覺這幫朝臣比平時聽話多了。
至于對朱高煦在倭國干的那些事更是無人理會,甚至隱隱還有不少人有著支持的意思。
讓倭人成為奴隸替大明挖礦這不是好事兒嗎,這不比從大明雇傭礦工過去挖礦省錢多了?
這倭人就活該為大明挖礦,不然留著還有什么用,殺光得了唄!
而朱高煦那邊也是進展神速,那些只有幾千人部隊的小軍閥在哪里擋得住朱高煦十幾萬大軍的進攻,更何況明軍還有大量先進的火炮。
僅僅才過去一個月時間,朱高煦率領(lǐng)的大明水師就橫掃了倭國的中部,關(guān)東,東北等地,兵鋒直指北海道。
這也是倭國的最后一戰(zhàn)了,只要拿下北海道,那就意味著倭國全境被大明收入囊中,至此歷史上將再不會有倭國這個國家,有的只是大明的倭國城宣布政使司。
影刺朱高煦并沒有過多猶豫,當(dāng)即便下令全軍出擊,北海道地區(qū)的軍閥實力本就不強,大軍一觸即潰,大明水師如北海道如入無人之境,僅僅十天,明軍就占領(lǐng)了北海道全境。
至此,倭國滅亡。
不過朱高煦并沒有就此離開,如今倭國剛拿下,朱高煦十幾萬兵馬鋪開,千人為一隊四處救火。
他要以殺止殺,一直殺到倭國再也沒人敢反抗大明,殺到他們自已都接受自已就該是大明人奴隸的事情。
于此同時,朝廷對倭國的圣旨也到了。
倭國宣布滅國,倭國設(shè)日本城宣布政使司。
畢竟倭這個字本來就是為了貶低倭國才這么叫的,如今這里是大明的領(lǐng)土,所以自然還是換一個名字比較好。
戚繼光為國開疆拓土,封鎮(zhèn)海公,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除此之外,其余將士皆論功行賞,值得一提的是,之前那個一炮炸死足利義滿的炮兵也被封了給縣男。
要知道男爵再小那也是爵位啊,是可以世襲傳承的,他這也算是從一介平民百姓直接晉升為大明的貴族了!
這可把那些跟他同一個軍營的士兵給羨慕壞了,早知道當(dāng)初炮口就覺準(zhǔn)足利義滿了,結(jié)果被這家伙撿了個大便宜!
倭國滅亡,朱高煦心愿已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戚繼光和朝廷協(xié)商著來就好了,他也該回去享受生活了。
該說不說,這一出來就是一年多他還挺想老婆孩子的,當(dāng)然了,主要還是想老婆了。
應(yīng)天。
朱高煦一回來就扔下身后的將領(lǐng)直接回了漢王府,他現(xiàn)在是什么事兒都不想管了,只想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大哥吧。
而且聽說老頭子那邊也打完了,之所以還沒回來完全是因為老頭子舍不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