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戰(zhàn)之后,以戚繼光的功勞,此次回去也該封公了吧,畢竟此戰(zhàn)朱高煦雖然是主帥,可問題是朱高煦已經是親王了,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根本就沒法封賞,當然啦,朱高熾也沒打算給他封賞,他們兄弟之間從來都不去計較這些。
但是朱高煦落到了戚繼光的身上,估計國公之位是跑不了了。
與此同時,安南都城。
朱棣現(xiàn)在很不開心,因為安南國王投降了。
看著眼前褪去上衣跪在自已面前的安南國王,朱棣就氣不打一處來。
你說你好歹也打一打吧,朕的大軍才剛到你們的都城你就屁顛屁顛地開門投降了?
要是安南國王此時能夠聽到朱棣的心聲,那一定會忍不住吐槽道:你要不要聽聽你在嗦什么,你了不起你清高,那把滅國當旅游是吧!
但朱棣畢竟是大明的皇帝,人家都投降了再打肯定是說不過去的,無奈之下也只好接受了安南國王的投降,然后按照慣例安南國王獻土有功封為安候,王室宗廟遷往應天。
然后安南就變成了大明的一個省,徹底成為了大明的一部分,至于當?shù)匕傩盏慕袒桶仓霉ぷ骶筒皇侵扉σ傩牡氖虑榱?,統(tǒng)統(tǒng)一股腦交給自已的老大兒處理就是了。
哎!
得!這就打完了,又得班師回朝了,果然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
而此次之后朱棣也是下定了決心,《永樂大典》已經修了快五年了,眼看著進度也差不多了,倒是可以讓欽天監(jiān)明年選個良辰吉日將皇位讓給自已的好大兒得了。
這一世因為朱元璋留下了遺詔,所以順位繼承的朱棣道也沒有歷史上那般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已做得不夠好。
如今的他也是對這個位置去魅了,能堅持這么多年完全就是因為有責任心,再加上自已也想做出一番功績,好歹也要在史書上留下一個好名聲不是?
這幾年在朱高煦和朱高熾的幫助下,他的功績早已遠超以往任何一個在朝代,整個大明欣欣向榮,儼然一副盛世之景。
如今朱高熾獨攬朝政卻依舊將大明治理地井井有條,即便是此刻退位朱高熾也能夠平穩(wěn)地將權力從他手中接過去,至于老二?
隨便他吧,對于這逆子他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說他偷懶吧,大明如今有這樣的成就他絕對是居功至偉,可你說他勤奮吧,朱棣表示就沒見過這么懶的人。
不過最讓他欣慰的是,自已的這三個嫡子兄弟之情仿佛就如同當初他和大哥朱標一般,他們之間根本不會因為皇位去斗個你死我活,如此和諧的皇室自古以來也只有他們大明了吧!
當然了,他們也不是不會因為皇位去斗,為了不坐上那個位置一開始這三個逆子可是費盡心思,最終沒辦法,終究還是身為嫡長子的朱高熾抗下了所有。
ps: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喜歡,要是覺得作者寫得還可以的話,可以給作者一個五星好評,謝謝大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