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痛,難道真的需要用漫長的一生去撫平、去治愈嗎?對于志新來說,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如今的他,只要一看到父母通過微信發(fā)來的消息,內(nèi)心便會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反感,甚至感到陣陣惡心。
就在今天,他那久未聯(lián)系的父親又給他發(fā)來了一條信息。
先是詢問他工作進展如何,接著又關(guān)切地問道今年過年沒回家是不是特別忙碌。然而,這樣兩句看似充滿關(guān)懷的話語,早已無法再讓志新為之動容,更別提被其迷惑了。因為他太清楚父親此舉背后真正的意圖。
隨著時間的流逝,父親漸漸老去,身體和精力也大不如前。于是乎,他開始將目光投向自己的兒子——志新,期望能得到他的“幫襯”。
可志新心里跟明鏡兒似的,自從自己剛滿十八周歲就邁入社會開始工作起,直至現(xiàn)今已然三十六歲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父親主動打給他的電話簡直少之又少,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就連別人短短半年時間內(nèi)所接到的來自父親的電話數(shù)量,恐怕都要比他多得多呢。
說句實話,志新從未埋怨過父親沒什么大能耐、本事不大。因為他深知,每個人的能力本來就存在著差異和高低之分嘛。然而,真正讓他難以放下、耿耿于懷的卻是另外一回事——父親在家中的表現(xiàn)。
在這個家里呀,父親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沉默不語、惜字如金的男人。對于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務(wù),他向來都是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活脫脫就是一個甩手掌柜!好像這些事兒壓根就與他毫無關(guān)系一般。可是一旦面對外人時,父親又會立馬換副面孔,竭盡全力地去塑造出一種所謂“好男人”的完美形象來。這種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言行嚴(yán)重不符的做法,著實讓志新感到寒心不已。
回想小時候,當(dāng)志新還在上小學(xué)的時候,很多事情就得靠他自己動手去完成啦。哪怕是遇上那狂風(fēng)驟雪或是傾盆大雨的惡劣天氣,別人家的父母都會心急火燎地趕到學(xué)校去接自家孩子回家,可唯獨他的父親,卻始終穩(wěn)如泰山般坐在家中,根本就不會動一下去接自己孩子的念頭。
后來,志新升入了中學(xué),由于上學(xué)路途遙遠,其中還有那么一小段泥濘不堪的道路。每逢遇到下雨天,那段路更是變得濕滑難行,自行車根本沒法直接騎過去。沒辦法,志新只能咬咬牙,費力地將自行車扛起來,一步一挪地艱難前行……
這段路程大約有兩公里之遙,別人家的家長都會心疼自家孩子,主動幫忙將車子抬到鋪滿石子的道路旁,然后才放心地讓孩子騎著車去上學(xué)。然而,志新的父親卻截然不同,竟然狠心讓他獨自一人艱難前行。要知道,志新本就是個身材瘦小的孩子,推著沉重的自行車行走在那滿是泥濘的土地上,簡直可以說是舉步維艱、步履蹣跚。由于車輪深陷泥潭,他時不時就會失去平衡摔倒在地。。。。。。面對如此困境,志新感到無比無助和委屈,只能不停地哭泣。
就在這令人絕望的時候,仿佛上天聽到了志新內(nèi)心的哭訴,他同村的大伯恰巧路過此地。看到可憐兮兮的志新,大伯心生憐憫,毫不猶豫地上前幫他把自行車從泥潭里挪移出來,并一直護送他到達石子路。至此,志新才得以繼續(xù)踏上上學(xué)之路。
其實像這樣令志新難以忘懷的事情還有太多太多?;叵肫鸪砷L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作為一個父親,他實在是沒有盡到絲毫應(yīng)盡的責(zé)任與義務(wù)。志新時常疑惑不解,為何自己的父親能夠如此冷酷無情?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志新逐漸長大成人。或許是因為長期陪伴在父母身旁,又或者是早已習(xí)慣了眼前的生活現(xiàn)狀,曾經(jīng)那些關(guān)于父親的往事漸漸淡出了他的腦海。如今的志新深知父母生活不易,心中充滿了對他們的體諒和關(guān)愛。只要手上稍有一些余錢,他便會毫不猶豫地給家里購置各種生活用品。就在去年冬天,盡管自己都舍不得穿上價格昂貴的衣服,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花費
800
元為父親選購了一件暖和的羽絨服。也許正是因為從小生長在貧苦家庭,聽多了父母的艱辛訴苦,志新才養(yǎng)成了這般懂事孝順的性格吧。
父母緊緊地逼迫著志新,不斷向他灌輸著早日獨立、盡早為家庭付出的觀念。這種本末倒置的親子關(guān)系就這樣悄然形成了。
那時候的志新,其實也不過剛剛能夠照顧好自己而已,但父母卻早早地將期望寄托在了他身上,渴望他能夠關(guān)照他們的情緒,處理他們生活中的各種瑣事。
單純而懵懂的志新,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為這個家庭犧牲自我。如果從二十歲開始計算的話,一直到如今三十六歲,整整十六年的時光里,他竟然始終未曾察覺到自己實際上并沒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他依然和父母緊密地捆綁在一起,仿佛這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卻如同一記又一記沉重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志新的臉上。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打擊,讓他身心俱疲。終于,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痛苦的掙扎之后,他開始逐漸從混沌中蘇醒過來。
此時此刻,志新心中充滿了悔恨與無奈。他深知這輩子已經(jīng)無法擺脫這段畸形的親子關(guān)系所帶來的陰影,但他暗暗發(fā)誓,如果有來世,如果還有重新投胎做人的機會,他寧愿與父母形同陌路,此生永不相識,哪怕到老死也不再有任何瓜葛。
志新看著手機屏幕上父親的消息,久久沒有回復(fù)。他深吸一口氣,決定不再逃避,必須和父親好好談一談。他編輯短信道:“爸,這么多年我一直在按你們的想法活著,現(xiàn)在我想為自己活一回了。我知道你們年紀(jì)大了需要照顧,但之前我付出的夠多了。以后我每個月會固定給你們一筆生活費,但不會再無底線地滿足你們所有需求?!?/p>
消息發(fā)出去后,父親很快打來電話,憤怒地質(zhì)問他怎么變成這樣。志新平靜地訴說著多年的委屈,父親啞口無言。掛了電話后,志新感覺像是解開了一道枷鎖。
此后,志新開始專注于自己的生活。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學(xué)習(xí)繪畫,這是他小時候的夢想。雖然父母偶爾還是會抱怨,但志新不再動搖。他明白,人生苦短,他不能再被原生家庭的陰影籠罩一輩子,要勇敢地走向?qū)儆谧约旱年柟狻?/p>
日子一天天過去,志新的繪畫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他參加了當(dāng)?shù)氐囊粋€小型畫展,沒想到他的作品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