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司歲安鼓起勇氣,聲音輕得像夜風,“你講得比老師還清楚?!?/p>
沈炘側過頭看她,燈影在他輪廓分明的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是嗎?可能因為剛弄懂的時侯,最記得哪里容易卡住?!?/p>
他頓了頓,像是隨口一提:“以后要是還有地方‘卡住’,晚自習后可以問我。反正我通常走得晚。”
司歲安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隨即又快速跳動起來。她低下頭,看著自已的鞋尖碾過路面的一顆小石子,聲音細不可聞:“……會不會太麻煩你了?”
“不會。”他的回答很簡單,聽起來不像客套。
走到第一個岔路口,他停了下來:“我往這邊?!?/p>
“我走那邊。”司歲安指了指另一個方向。
“嗯。”沈炘點點頭,“路上小心?!?/p>
說完,他便轉身融入了夜色。司歲安站在原地,看著他那挺拔的背影很快走遠,心里像是被什么東西填記了,又輕飄飄的。
從那以后,晚自習后的“偶爾請教”,變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常態(tài)。
他們并不每天都會說話。有時只是點點頭,有時沈炘會簡單問一句“今天有疑問嗎”,有時司歲安會鼓起勇氣指著練習冊上的某一題。
教室、走廊盡頭、甚至圖書館僻靜的角落,都短暫地成為過他們交流數學的小小天地。話題起初嚴格圍繞著題目,漸漸地,也會偶爾摻雜一兩句別的。
比如,司歲安會說:“這道題好像上次月考最后一道的變形。”
沈炘可能會回:“嗯,出題老師喜歡這個套路?!?/p>
或者,沈炘講完題,會隨口問:“最近物理力學部分學得怎么樣?那塊也挺重要的?!?/p>
司歲安會老實回答:“有點難,正在看。”
這種交流克制而隱蔽,在偌大的校園里幾乎沒有引起任何波瀾。但在司歲安灰撲撲的生活里,卻像照進了一縷持續(xù)而溫暖的陽光。她開始更努力地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母親和外婆的期望,似乎也隱隱地為了能多一點底氣,站在那個光芒萬丈的人身邊,多問一個問題,多聽懂他的一句話。
她不知道的是,對這些短暫的、專注于學術的交流,沈炘也抱有一份私心。在這里,沒有父母永無休止的爭吵和壓得人喘不過氣的期望,沒有必須永遠第一的壓力。他只是單純地講解一道題,而對方會認真地聽,眼睛里會有真正聽懂后的光亮。這種簡單和純粹,對他而言,是一種難得的、安靜的喘息。
兩顆孤獨的星球,沿著各自的軌道運行,卻因為數學公式和深夜燈影,產生了一種微妙的、無人知曉的引力。
漣漪正在慢慢擴散,但此刻,他們都還未曾預料到,這微小的漣漪,最終會掀起怎樣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