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清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嬸娘只有兩子,自妾身出生后,她便將妾身當(dāng)做女兒般疼愛,感情是比平常人深許多?!?/p>
淑妃含笑擺擺手,叫她去請安。
如今她對莊清婉實在滿意得很——撇去之前與嫻貴妃母子的淵源不談,莊清婉可以說十分稱職,對蕭臨一腔深情,又肯主動為王府搭燕山長公主的門路,就連平安伯雖沒什么能耐,對蕭臨也忠心又聽話。
比起崔錦這個分明有謝氏做靠山,卻不肯為他們牽線謝氏的榆木疙瘩強多了。
淑妃一想起謝氏的清高姿態(tài)心里就來氣。
她瞥了眼安靜的崔錦,訓(xùn)道:“聽說朱氏前夜扭了腳?后院暗潮涌動,制不住便是無能,身為王府主母,若縱容這等算計謀利的行為,談何稱職?”
“妾身明白,謹(jǐn)遵母妃教誨?!贝掊\溫聲應(yīng)下。
可惜朱氏崴腳,并不是旁人所為,她再查能查去誰身上呢。
見淑妃氣不順,她招了招手,叫如春端上特制的姜湯:“今日天冷,王爺?shù)胗浿纳碜?,特意吩咐膳房做的,沒有姜味,倒是頗為清甜?!?/p>
淑妃本已經(jīng)端起碗,一聽到蕭臨的名字,臉色黑了一瞬,“砰”一聲將姜湯重重放在托盤上,濺起的湯灑了大半。
“整日費這些小心思,難怪不中用!”
連個兒子都生不出來,還有臉記掛這些?
淑妃冷笑一聲。
崔錦不自覺露出一抹詫異。
淑妃對蕭臨意見很大啊。
從前她即便再不喜歡這個兒子,起碼顧念著那份血脈,尤其在面對蕭臨和王府的女人時,偏心更是明顯——到底是親生兒子,總比外人要親近,可現(xiàn)在淑妃對她都只是挑剔幾句,對親兒子卻不滿至極,像是恨不得掐死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