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身邊都是晉王派來的,他們家人都在都城,家族也是,為了他們的家人、家族,自己投降,轉(zhuǎn)過身就被他們聯(lián)手搞出一個憂心暴病而亡!
“君上,晚上舉辦宴會,我和李牧為你剪除奸臣?!壁w奢再次傳念。
李牧是騎兵統(tǒng)帥,困守邯鄲城,他和他麾下的騎兵都失去作用,淪為國公府守衛(wèi),就是為了這一刻。
從秦國出兵開始,他們這些最懂得時局的兵家大將,就知道大勢已去。
只是他們不敢說!
在上下沒有陷入絕望之前,他們這些人不敢對抗晉王的意志。
“好,為了趙人,一切罪過都在吾!”
明明是怕死,卻拉上全體趙人,這位白起的大舅子也是懂得大義的!
當(dāng)?shù)挚沟男谋徽D滅,邯鄲城縱然依舊無比堅固,也沒辦法阻攔秦軍的入駐。
一場酒宴,趙奢、李牧親自動手,聯(lián)合城內(nèi)的世家豪族,把死守派大清洗。
而這僅僅是開始!
邯鄲城陷落,晉國震動。
趕回家的法家準(zhǔn)道子韓非力勸投降!
“爺爺,難道你也要讓新鄭血流成海,上千萬韓人死于白起刀下嗎?”
上代韓國公無可奈何看著自己這個最聰明的小孫子。
當(dāng)代韓國公弱弱道:“可大王使者還在呢!”
與趙國公一脈世代與晉王聯(lián)姻,兩家血脈混合,幾乎一體不同。
韓國公一脈左右逢源,是平衡、溝通晉王與世家豪族的橋梁。
韓國公上下從來都是八面交好,識時務(wù),知進(jìn)退,所以不產(chǎn)武士、騎兵的韓國,卻能用靈米交好各方,始終屹立不倒。
這樣的家族風(fēng)格,也讓他們沒有趙人那樣的血性。
要不是韓地有大量的晉王黨掌控權(quán)柄,在殺性奇大的白起到來前,韓國公就要換旗幟,嘴里含著玉投降了!
韓非果決道:“殺了!”
他不怕死!
白起的做法,他一眼就看穿了!
以他的觀點,跟愚民講仁義道德,他們根本不會怕,只會得寸進(jìn)尺索要更多的東西!
只有拿著刀劍放在他們脖子上,他們才會知道秩序的好處!
殺人,正是為了不殺人!
這是一種大慈悲、大仁德!
(ps:韓非信奉荀子的人性本惡、欲利之心,人與人之間純屬是利害關(guān)系。所以提倡外儒內(nèi)法,用法與德來管理天下,是儒法合一的倡導(dǎo)者,他的理論實際最貼合現(xiàn)代)
儒心法骨的他,既有法家的嚴(yán)苛,又有儒家的仁德,不愿意看著韓地變成第二個趙地,毫無意義的上千萬死亡。
這樣做,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