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應(yīng)該去合縱,我大秦才是最適合你的歸屬!”
“本座是章邯,本次大軍監(jiān)軍御史,你可愿意放棄大商,加入我大秦?”
秦國與其他國家不同,他們歡迎各類人才,哪怕是別國的高層,只要效忠秦國,也一樣大膽任用。
多余人才天驕,多多益善。
正是這種海納百川的大格局,所以寒門李斯、貴族韓非等才能踴躍加入。
當(dāng)然,貧民也可以!
莫說韓信沒有說謊,就算是他說謊了,章邯也想任用他。
人才永遠(yuǎn)是邯。
一位監(jiān)軍親自來登記俘虜姓名?
這種事在周國,想都別想,在商朝,墨家士子倒是可能,其他權(quán)貴也別想了!
他們只負(fù)責(zé)動嘴,干事跑腿的都是其他人做。
“某愿意!”
“很好,我保證你不會后悔?!闭潞χc頭,“你會寫字吧?”
“會!”
“那么我給你邯獻給了嬴政,從而得到了一次面圣的機會。
這一次,韓信得以在麒麟殿看到這位人界身份最尊貴的人,也從此一飛沖天。
和其他帝君不同,嬴政不怕臣子有能力,威脅他的帝位,因為他更有能力。
只要有本事有能力,不需要你開口索要,立下功勞,他就給你想要的。
修為還很低的韓信被安排給了果敢有余、謀略不足的李信,作為他的副手參謀,雙方成為搭配,作為鉗制王翦、蒙恬的第三方軍方力量。
嬴政相信王翦、蒙家的忠心,但作為一個君王,最不可信的就是忠心。
必要的制衡,才是君臣長久之道。
真要有一家要獨大,他就只能打壓哪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