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今越國失去了一半領地和大半人口,又被伍子胥不斷打壓,哪有對抗吳國的資本。
當年三萬戰(zhàn)仙消化了來自周國的戰(zhàn)利品,實力、境界暴漲。
只要三千,足以滅越!
更別說周國、魯國、晉國等大國紛紛“聽命”自己,霸王在手,號令天下,誰敢不從?
忍著怒火,保持著理智。
“寡人威霸天下,勾踐膽小如鼠,為了茍全性命,都愿意為寡人當奴隸,如此小人,只會敬畏,何敢叛變?”
吳王自己也看不起勾踐,但一個王給你當狗,甚至愿意把自己的王妃、美人都獻給你享受,這種道心的征服欲滿足和酸爽,是外人無法體會的。
而且他自信勾踐不敢叛變!
吳國的強大,越國的弱小,就是他這份自信的來源。
“大王糊涂!”
伍子胥勸來勸去,還是沒有勸成功,氣得大罵一句。
“伍子胥,你真當以為功勞高深,就可以如此欺辱本王嗎?”
吳王忍不住了,又一次拔劍。
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進尺,到底誰是大王,誰是臣子?
“大王,要殺我嗎?”
伍子胥哀嘆道:“如果是,還請斬下臣的頭顱之后,懸掛在城門上?!?/p>
“如果大王伐秦凱旋,臣為吳國慶賀。”
“如果大王戰(zhàn)敗,臣便親眼看著勾踐攻入姑蘇城?!?/p>
“混賬,你安敢咒我戰(zhàn)敗亡國,你以為我真不敢殺你?”
吳王徹底爆發(fā)了。
“來人,把他拖下去斬了,他既然要死,那就成全他,把他的頭顱砍下來,掛在姑蘇城門口上,等著寡人凱旋而歸?!?/p>
“大王,不可,不可??!”
眼見宮城侍衛(wèi)進來,幾個忠貞大臣連忙勸止。
“大王,人皇前不久發(fā)來邀請,專門請伍子去長安城參加長安學宮的開業(yè)儀式,大王既然不喜,不如派遣伍子去長安學宮擔任祭酒,如此兩不相見,各得其所!”
吳王看一眼心哀若死的伍子胥,殺心不由下降了一些。
伯嚭很想殺了伍子胥,可稷下學宮聯(lián)合紅云圣人在武道榜(紅云榜)外,正在做文德榜、美人榜。
傳言吳國唯獨伍子胥入榜。
這要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