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在收取晉國時多削弱周軍,少攻商軍,如此,商軍為了減少自身損失,避免我秦國主攻他們,救援時會減少三分力,而周軍見狀,會懷疑我們與商皇暗中有盟約協(xié)議,從而分裂合縱?!?/p>
“此策甚妙!”呂不韋拍案叫絕道。
人性都是自私的,雖然大家都是合縱盟友,可如果可以減少自身傷亡,當然會優(yōu)先保住自己的有生力量,這是人之常情。
對于周國來看,原本秦帝一族就是商皇分支,兩家打得這么齷齪,不得不懷疑內(nèi)里是不是達成了什么投降條件。
誰都知道,大秦一統(tǒng)是天命!
“還有呢?”嬴政輕輕問道。
朝堂大臣們無比羨慕看著尉繚,這么多重的君恩??!
他們卻不知道,明明大帝態(tài)度溫和,尉繚子卻是感覺壓力山大。
這位年輕的大帝,給臣子的壓迫,遠遠勝過歷代秦帝。
“不妨任命李信為帥,讓合縱誤判軍略,實則以王翦為帥,步步為營?!?/p>
想了想,他還是給出一個新法子。
李信和王翦的用兵風格完全不同,李信偏好奇謀,王翦興兵堂正,不同的元帥,兵策不同,應(yīng)對的方式也就不同。
但這個有點羞辱李信的意思,所以李信有點惱怒。
不過尉繚子是太尉,是兵家圣賢,更曾經(jīng)是他的老師,他的頂頭上司,有氣也要忍著。
盡管尉繚子連藍田大營都不去,除了上朝提出自己的軍事謀略外,從不插手其他事務(wù),連軍隊中最關(guān)鍵的人事都不管。
但誰又敢無視他?
沒有人!
恰恰相反,他這么做,讓嬴政對他的信任,絲毫不亞于丞相呂不韋、太師韓非。
太尉不插手兵權(quán),兵權(quán)在誰手里?
我們霸道的陛下?。?/p>
“善!”
嬴政滿意了,沒有繼續(xù)壓迫,他怕這位善于謀劃大局的賢良一氣之下,干脆躲在稷下學宮不出來。
他總不能天天去堵大門,別人真要不出來,他能如何?
拆了學宮不成?
又看向其他重臣。
“眾卿可有補充?”
“陛下,臣有言!”
來了,來了,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