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三閭學室,屈原細心教導一名年幼學子書寫道文。
所謂三閭之職,三是掌帝族三姓分支,曰昭、屈、景;閭是達官貴族居住的街道。屈原就是負責教導王室分支子弟的學閭祭酒,屬于帝族老師。
不過他這個祭酒大夫,與大周郢都官學大祭酒上大夫權勢、影響差距很大。
按理來說,現在三位圣人講道,他應該盤坐傾聽。
可惜,周帝有命,不敢不從!
小時候,大周一統(tǒng)南荒,在祭祀時他得到了天皇伏羲的嘉勉。
但也因此被帝族嫡系一脈警惕,連封地都被放在距離郢都很遠的原越國地域,無法在郢都實現心中抱負志向。
他處事公正,極具才華,輕易獲得野蠻半開化的越民崇敬。
只是自己堂堂姬家天驕,天皇欽點的人道驕子,只能在山野之地教化蠻人,壯志難酬,心里難免郁氣心結,只能寄情山水,以詩詞傾瀉心意。
幾萬年下來。
當他的詩詞在吳越之地廣為流傳,不久前被路過的稷下學子傳入學宮,得到學宮夫子們的喜愛。
這才有了周帝傳召。
原以為會成為朝堂重臣,被周帝重用。
哪曾想只是成為大周帝族的祭酒,負責教導孩子學詩。
甚至還要錯過三圣講道的大機緣!
不敢怨恨,但郁氣越來越重。
當天被冊封之后,屈原在郢都的老家里含著淚,喝下三碗烈酒,醉后書寫三千文《天問》。
等到放學之后,屈原上街買酒。
他封地產出不多,一年收益不過幾萬刀幣,可帝族給他的俸祿真不少。
倒不是帝族大方,而是統(tǒng)一的俸祿。
再說了,做的太過分,未免丟帝族的臉面。
以往只能喝劣質烈酒,如今倒是可以喝上靈酒,等后面節(jié)假日,還可以參加帝族酒宴,嘗一嘗仙酒,乃至更昂貴的上品先天仙酒。
“貴人,可要買酒,我家的酒用千年人參根須炮制,不亞于下品仙酒?!?/p>
大酒樓的賣酒小兒看到他,拼命夸贊自家的好酒。
屈原笑著搖頭,他一個窮貴族,哪里喝得起仙酒。
走到半路,終于找到賣散酒的。
這是一對老夫婦,老人拉車,車上只有三壇子散酒,老婦負責吆喝。
“三文一瓢酒,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這吆喝倒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