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心亂,需要加強德教!”
顏回在旁邊聽得津津有味,渾然沒發(fā)現(xiàn),自身的道受其影響,形成了仁與兵沖突。
他若不能解決主次問題,這個在凡人階段的道性沖突,到了仙神階段,就會成為他求道的大麻煩。
等到雨停了,太陽又出來了。
酒也喝完了,魚肉也吃沒了。
孫武起身告辭。
“雖然我不贊同先生的主張,但與先生這一番交談,讓我茅塞頓開?!?/p>
“竊以為,是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p>
孔丘微笑著點頭。
盡管孫武沒有全部認同他的觀點,但能提倡“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意味著他接受了自己一部分“仁道”理念。
這是一件讓他無比高興的事。
“先生的戰(zhàn)爭之道,也挺好的,無強軍,不足以抵擋北荒妖族。”
“有文事者必有武備,足食足兵,教民即戎?!?/p>
孫武笑著點頭,但沒說現(xiàn)在很多諸侯,別說足食,就連足兵都做不到。
很多將軍都開始吃空額兵餉,甚至連士兵的賣命錢都貪。
足食足兵說的簡單,做起來真不容易!
‘書生意氣啊!’
他能感覺,以后的一旦天下太平,這種吃空餉、喝兵血的事情會越來越常見。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洪荒大了,什么蠢貨都有!
他和孔丘誰也沒辦法說服誰。
孔丘打算學成了,前往北地,游說各個諸侯,一展自己所長。
他恰恰相反,他要去南方。
因為很簡單,北方諸侯多悍勇,大多是商族分支,天生注重貴族血脈、大道境界。
他一個沒有成仙的獵魔人,血統(tǒng)尋常,很難熬出頭。
反倒是物資豐裕的南荒小諸侯,因為多出身平凡,并不看重血統(tǒng),更看謀略、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