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下一個山丘,明天向前挺進一里,每一寸土地上都沁著骨血,殺聲震天,終日不得停。
狐野雖大,卻也承不下如此之多的亡魂,此戰(zhàn)之后,當百年再無生機。
如果說這些四處出擊的部隊是伸出去的觸手,那二人親率的萬人軍陣就是兩軍的頭顱。
作為核心的本陣在那一場大戰(zhàn)后就一直修生養(yǎng)息,躲在陰影中注視著對方。
等待一個契機,等待對方的失誤。
雖然如此,但在兩軍錯綜復雜的拉鋸戰(zhàn)中,終究是李衡占了上風。
魏國四面皆敵,四境戰(zhàn)火,能拿出來的兵力本來就更少,哪怕有夏為民坐鎮(zhèn)也只能節(jié)節(jié)敗退。
夏為民已經(jīng)一退再退,直到今天,沒有什么余地了。
畢竟醒辰關就在身后不到二十里,再退就要回去了。
夏為民當然也清楚的明白,自己的軍力劣勢,恐怕難以克敵。李衡身后是一整個黎國,他的身后卻只有三分之一乃至更少的魏國。
在兩軍交戰(zhàn)的瞬間,夏為民就明白了天魁軍的成色,并立刻做出了判斷。
“拖!”
所以他一定要在狐野和李衡打一場持久戰(zhàn)!
不光是因為士氣,他離開醒辰關百里,以弱勢兵力正面迎敵,這個距離本身就有巨大的價值。
多向前一步,就多一步可以后退。
一路打一路退,夏為民將李衡當做了砧板上的鐵錠,一錘又一錘,錘的鐵屑紛飛,溫度冷卻。
越拖天魁軍就越疲憊,越拖之后的壓力就越小。
黎軍是跨國而來,他則隨時可以撤回醒辰關!
到時候就是李衡這一支疲軍要來啃這塊天下第一雄關了!
比起下棋,這更像是一場考試。
夏為民以恒定的速度考驗著李衡對于軍隊的掌控力,只要他出一點錯誤,就會被牢牢抓住。
但他卻小看了李衡。
明明見面即沖鋒,好像是個多么激進的人似的??蛇@么多天下來,李衡和天魁軍一直以一個穩(wěn)定到有些僵硬的態(tài)度,一點點推進。
李衡將部隊分為了整整數(shù)十支,散落在狐野之中,以精確到詭異的程度不斷的進攻。
他好像對狐野的每一個小山包,每一片小樹林都了如指掌。
犬牙交錯,三百里狐野無處不戰(zhàn),部隊成建制的死亡,散落的殘兵隨處可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消耗龐大的同時,更是瘋狂壓榨著為將者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