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西,新落成的“云織坊”,機杼聲如同初夏驟雨,密集而富有韻律。
二十架改良過的三錠紡車整齊排列,紡輪飛旋,將細(xì)白的棉條與柔亮的生絲同時抽捻成均勻光潔的混紡紗線。
十架新式織機緊隨其后,梭子如游魚般在經(jīng)紗間穿梭往復(fù),將紗線編織成流淌著珍珠光澤的“云霞”與隱隱透著金絲華彩的“錦霞”。
趙楠一身利落的靛藍(lán)細(xì)布短襦,發(fā)髻用一根木簪簡單綰起,穿行在織機之間。
她的目光銳利如鷹隼,指尖不時捻過剛下機的布匹,感受著經(jīng)緯的密度與布面的平滑度,偶爾停下,對操作的織婦低聲指點幾句。
空氣中彌漫著新棉的清新、生絲的微腥,以及一種蒸蒸日上的蓬勃生氣。
“東家,”負(fù)責(zé)工坊日常管理的周管事快步跟上來,遞過一本厚厚的冊子,“這是按您吩咐,重新厘定的‘云紋契約’。
第一批簽了長約的三十戶匠家,都按了手印,言明五年內(nèi),其家傳手藝只供我‘云織記’,若有外泄,十倍罰償。
工錢也比市面高了足足三成。
”趙楠接過冊子,快速翻閱。
每份契約末尾鮮紅的手印旁,都清晰地印著一枚獨特的“云紋”標(biāo)識——這是她設(shè)計的防偽與歸屬標(biāo)記。
“做得好。
”她頷首,“告訴匠戶們,安心做事,只要手藝精,工錢只會漲,不會跌。
他們的兒女,凡愿學(xué)識字算賬的,坊里每月請先生來教兩個時辰,束脩由坊里出。
”周管事眼中露出欽佩。
這一手,不僅用優(yōu)渥的條件和契約鎖住了核心匠人,更是在收攏人心,培養(yǎng)未來的班底!這位年輕的女東家,手腕之老辣,遠(yuǎn)勝許多積年的老商賈。
然而,平靜的水面之下,暗流已然涌動。
趙楠剛回到臨河小樓改成的賬房,巧慧便一臉憂色地進來:“楠姑娘,剛得的信兒。
瑞錦祥的李掌柜,前日宴請了‘漕幫’杭州分舵的胡把頭,席面就擺在西湖畫舫上,動靜不小。
還有…”她壓低聲音,“城里幾家專供上等松江棉的大牙行,這兩天都對我們派去詢價的人含糊其辭,不是說貨緊,就是說要等東家回來定奪。
可那東家,分明就在城里!”趙楠站在窗前,望著樓下運河里往來如梭的糧船、貨船。
瑞錦祥,果然按捺不住了。
李掌柜搭上掌控運河貨運命脈的漕幫,又卡住優(yōu)質(zhì)棉花的源頭,這是要扼住“云織記”的咽喉!“知道了。
”趙楠聲音平靜,眼中卻寒芒微閃,“巧慧姐,備車。
我們?nèi)ァ搪荽荷帷?/p>
”“碧螺春舍”并非茶莊,而是杭州城一位專做勛貴高門生意的老牙婆柳媽媽設(shè)在西湖邊的雅致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