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讓人明白,為何而戰(zhàn),為誰而活,也為其披上了一層鎧甲,讓人能有向前沖的勇氣和動力。
所以,這次,她堅定地告訴萊斯,愛是力量。
萊斯垂下眼摩挲著那排刻字。
他不由得想起了那個激動與痛苦的時刻。
那時的海倫娜,堅定的要和萊斯交換余生——哪怕他的結局已經注定。
戒圈上的藍鉆閃著光,恍惚間,萊斯仿佛看到了海倫娜眼底的光芒。
他緊緊攥住了戒指,拳頭緩緩貼上了心口處。
他像是一個跪倒已久的騎士,重新獲得了提起劍的動力。
共和四年如何保證權力的正當運用,總是不變的議題。
當萊斯還是蘭德的總理時,就深諳這一點。
蘭德是半總統(tǒng)制國家,總統(tǒng)基維爾掌握了過大的權力,導致在議會被其政黨徹底掌控后,民主制衡失效,整個國家近乎成為了他的一言堂。
因此,在基維爾總統(tǒng)的野心驅使下,整個國家機器如同被催眠般附議著他吞并亞特蘭蒂斯的瘋狂計劃——半總統(tǒng)制賦予的絕對權威,化作了一把沒有制衡的利劍。
因此,在海倫娜仍在世時,萊斯就提出了他在陸地沒有實現的那個想法——徹底的三權分立,即進一步削弱總統(tǒng)權力,同時通過分權制衡,避免了某一個機構或某一個人壟斷所有權利。
但同時,官員掌握的權力仍然是巨大的,若公為私用,必然會影響社會的公平正義。
所以,“監(jiān)察院”這個想法被提出了。
經過國會的商討、提案、投票,監(jiān)察院正式成立。
它獨立于其余部門,由國會誕生,對國會負責。
它的主要職責是反腐敗、防濫權、保廉潔,進一步回應了人民群眾對清廉政府的期待。
民心所向,眾望所歸——在如潮的擁戴聲中,共和四年末,新一輪選舉,政府原班人馬再次執(zhí)起權杖,延續(xù)這個國家的榮光之路。
清明盛世,文娛行業(yè)自然非常發(fā)達。
不知是哪位知情的朋友,將逝世四年有余的海倫娜女王、與民意支持率超過百分之八十的萊斯總理的愛情故事編纂成了小說。
一經發(fā)布,舉國轟動——畢竟,雖然大家對兩人的過往知之甚少,但曾經兩人的緋聞、多年前萊斯的公開回應、以及那枚萊斯手上的戒指,簡直是錘的不能再錘。
不得不說,這部小說非常尊重歷史——故事里的歷史事件和年份都非常精準,人物刻畫也比較細膩生動。
唯一不好的,就是詞藻太過華麗、刻畫的太過浪漫了——特別是求婚部分的情節(jié),簡直是恨不得將一個動作拆解成八百個微動作來寫。
一時之間,萊斯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塞浦路斯日報就像突然被娛樂記者攻占了似的,頭版頭條前一天還是“萊斯總理連任
他將帶領政府走向何方”,后一天就變成了“萊斯總理出席海倫娜女王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