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初一,黎府朱門洞開,鎏金銅釘在冬日稀薄的陽光下閃著威儀的光。
府內早已是賓客盈門,暖閣里地龍燒得極旺,熏籠里裊裊騰起蘇合香的暖煙,與茶點蒸騰的熱氣交織在一起,氤氳出一派富貴雍容、其樂融融的新年氣象。
今日來的,皆是京城里有頭有臉的人物。
主位上,黎相見一身赭色福紋錦袍,面帶紅光,正與身旁的沈擎沈侯爺寒暄。
沈侯爺身旁坐著侯夫人朱氏,儀態(tài)端莊,只是眼神不時瞥向風屏方向,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審視。
他們的獨子,世子沈珉瑄,一身月白云紋錦袍,玉冠束發(fā),正與對面一位身著靛藍長衫、氣質略顯文弱的公子低聲交談,那便是王家嫡子,現(xiàn)任翰林院修撰的王滄瀾王公子。
下首坐著的是忠勤伯齊堰及其夫人。
齊伯爺嗓門洪亮,正與身旁一位面容清癯、留著三縷長須的中年官員討論著今年秋獵的趣事,此乃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趙銘趙大人。
趙大人身旁是他的夫人,一位沉默寡言的婦人。
他們的女兒趙思無,芳齡十二,則與王家的一位同小姐挨坐著,小聲說著什么,不時掩唇輕笑。
而忠勤伯的嫡子齊韻,今日倒是安靜,只搖著一把折扇,目光饒有興致地在廳內逡巡,偶爾落在風屏之上,嘴角噙著一絲玩味的笑。
廳堂一側,設著一架偌大的蘇繡牡丹屏風,恰到好處地隔出一方天地。
黎府兩位即將及笄的小姐便端坐其后。
黎婉墨一身嬌艷的玫紅縷金襖裙,發(fā)間斜插一支累絲金鳳步搖,鳳口銜下的珍珠流蘇隨著她細微的動作輕輕晃動。
她透過屏風的縫隙,目光膠著在外廳那個月白色的身影上,見沈珉瑄言笑晏晏,風姿卓然,臉上不禁飛起兩朵紅云,忙拿起一方繡著并蒂蓮的絲帕,假意擦拭唇角,掩去羞意。
她身旁的大丫鬟可兒也忍不住歪著頭,悄聲贊嘆:“世子爺今日真是玉樹臨風~”屏風另一側,黎望舒則安靜得像一幅水墨畫。
她穿著素雅的湖藍色繡纏枝梅紋襖裙,略施粉黛,墨玉般的青絲只用一支簡單的銀簪挽住。
她是被黎父特意吩咐人推來的,美其名曰“讓妹妹們一同感受佳節(jié)氣氛”,實則不過是充作襯托紅花的綠葉,彰顯黎府的“一視同仁”。
她垂眸看著杯中載沉載浮的碧螺春,纖細的手指捧著溫熱的瓷杯,仿佛外界的一切喧鬧都與她無關。
她樂得降低存在感,只默默聽著外間的交談。
只聽忠勤伯齊堰洪亮的笑聲響起:“沈侯爺,聽說珉瑄賢侄年前在兵部觀政,提出的那份關于邊軍糧草轉運的新策,連圣上都夸贊了呢!真是虎父無犬子??!”沈侯爺捋須微笑,眼中難掩得意:“齊伯爺過獎了,小兒不過是偶有所得,還需多加歷練。
”話雖謙遜,語氣卻滿是自豪。
王夫人則拉著柳姨娘的手,目光卻瞟向屏風,笑吟吟道:“說起來,府上兩位千金轉眼也要成人了。
聽聞墨丫頭茶藝精湛,不知將來誰家有福氣求了去。
”這話引得幾位夫人連連附和,目光在屏風與沈珉瑄之間微妙流轉。
黎婉墨在屏風后聽得心花怒放,腰桿挺得更直了些。
而黎望舒,依舊無人問津,仿佛真成了隱形人。
黎婉墨嘴角忍不住勾起一絲得意的弧度。
這時,為了活絡氣氛,齊韻提議行個酒令,王滄瀾則笑著建議不如玩?zhèn)€雅致的抽簽問答游戲,得到眾人贊同。
一個青瓷簽筒被捧了上來,里面放著卷好的灑金箋。
眾人依次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