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四皇子在青樓虐殺女子的消息不脛而走。
不知怎的越傳越廣,起初只是在市井間流傳,不到一日便傳入了皇宮。
皇帝正在御書房批閱奏折,聽到太監(jiān)稟報,氣得摔了茶盞。
當日下午,朝堂之上,御史大夫王煥之率先出列:“陛下!四皇子身為天家血脈,卻在煙花之地行此禽獸之舉,有損皇家顏面,請陛下嚴懲!”“臣附議!”“微臣附議!”一時間,朝堂上附和聲四起。
皇帝面色陰沉,目光掃過群臣,最終落在站在武官首列的秦既明身上:“秦愛卿,此事交由錦衣衛(wèi)查辦。
”此言一出,文官隊列頓時騷動。
禮部侍郎劉墉出列反對:“陛下!此案涉及皇子,應交由三司會審。
錦衣衛(wèi)直屬陛下,不便接手此事!”“劉大人此言差矣!”都察院左都御史李肅冷笑,“莫非是信不過陛下?”“臣不敢!”劉墉連忙跪下,“只是錦衣衛(wèi)辦案向來…向來…”他偷瞄一眼仍舊一臉和善的秦既明,硬著頭皮道:“秦都督手段酷烈,恐怕…”“恐怕什么?”皇帝冷冷打斷,“朕的兒子犯了錯,朕自會管教。
秦愛卿是朕的人,朕也信得過他!”劉墉伏地不敢再言。
這時,一向與秦既明不和的言官周正突然出列,高聲喝道:“陛下!秦既明此獠,名為錦衣衛(wèi)都督,實為禍國奸佞!不輔佐陛下行仁政,反以酷刑峻法荼毒朝野,此等佞臣,豈能繼續(xù)重用?!”朝堂上一片嘩然。
秦既明卻笑了,他緩步走到周正面前,聲音輕柔得可怕:“周大人,說話可要講證據(jù)。
”周正被他看得脊背發(fā)寒,卻仍梗著脖子道:“你…你錦衣衛(wèi)詔獄中冤魂無數(shù),還需要什么證據(jù)!”秦既明不疾不徐地從袖中取出一本奏折,雙手呈給皇帝:“陛下,這是臣近日查獲的,關于周大人收受江西鹽商賄賂的罪證。
人贓俱獲,請陛下過目。
”周正聞言,面如土色,撲通跪地:“陛下!臣冤枉??!這是秦既明構陷!”皇帝翻看奏折,臉色越來越難看,最終怒拍龍椅:“來人!將周正拿下,交由大理寺審問!”他冷冷掃視群臣,“還有誰對朕的決定有異議?”朝堂上一片死寂,秦既明如早就預料到一般,談定的看著眾人。
皇帝疲憊地揮揮手:“退朝。
秦愛卿留下。
”待群臣退去,御書房里皇帝長嘆一聲:“老四的事,你怎么看?”秦既明垂首:“陛下,四殿下年輕氣盛,難免行差踏錯。
依臣之見,不如讓殿下閉門思過,以平息眾議。
”皇帝盯著他看了許久,忽然道:“你與太子近日走得頗近?”秦既明心頭一凜,面上卻不露分毫:“太子殿下召臣商議北境軍務,并無他事。
”“是嗎?”皇帝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既如此,老四的事就按你說的辦。
至于北境一案你多盯著點。
”“臣,遵旨。
”走出大殿,秦既明瞇眼望向東宮方向。
皇帝今日這番話,分明是起了疑心。
太子、四皇子、皇帝…這盤棋,越來越復雜了。
而最令他意外的是,皇帝竟會如他所言輕易放過四皇子。
看來這位看似荒唐的四殿下,在皇帝心中的分量,遠比他想象的要重。
四皇子被罰閉門思過已有半月,府中下人個個噤若寒蟬。
這位殿下表面上安分守己,實則日日暴怒,稍有不順便摔杯砸盞,鞭笞仆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