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自然是趙秀芳做的。
風瑩很努力地幫了一點小忙,就這還引得趙秀芳頻頻回首。
沒辦法,原主立的干啥啥不行人設過于深入人心。
趙秀芳的手藝只比風瑩好一點,但她腌的泡菜酸辣開胃,吃下去令人滿口生津,配米飯簡直一絕。
沒怎么吃過好東西的風·穿書者·土包子·瑩被輕易震住,要不是有原主記憶,幾乎要以為本地土著都會一手美食絕活。
午飯過后,風瑩又去看雞。
御獸契約就像一條無形的線,把風瑩和戰(zhàn)寵·雞連接起來。
她現(xiàn)在能通過契約感應到雞群的狀態(tài),飽足、饑渴、悠閑、暴躁……17只雞,每只雞的狀態(tài)都有所不同,種種情緒毫無保留地向她涌來——再被系統(tǒng)截停,化作面板上的數(shù)據(jù)顯示。
都說多思傷身,系統(tǒng)的過濾反而是一種保護。
風瑩按照雞群的需求添加雞食、清水。
不遠處,干瘦的老太太默默注視她忙碌的身影。
這時有人在前門喊:“秀芳,走,打牌去。
”趙秀芳立刻收回視線,滿口答應,利落起身。
風瑩回頭時,只瞥見她風風火火出門的背影。
不禁搖頭一笑,繼續(xù)做事。
一晃五天時間過去。
早上七點,天色仍有些暗淡。
趙秀芳起床時發(fā)現(xiàn)外面起了大霧,院子、廚房籠罩在白霧里,朦朦朧朧的,只有模糊的輪廓。
她開了燈,聽見雞圈里有動靜,才往前走兩步,恰好撞見風瑩從雞圈里鉆出來。
“三姑婆,快看。
”天氣突然降溫,小姑娘換了件厚外套,臉蛋紅撲撲的,顯擺似的沖趙秀芳攤開手,露出三枚橢圓形的雞蛋。
她篤定道,“是7號和11號下的。
”趙秀芳:“……”老太太本來松了口氣:畢竟不知為何,自從風瑩開始接手養(yǎng)雞工作,雞群突然不肯下蛋了,這五天她看在眼里,都替風瑩著急,幸好只是虛驚一場。
又有些哭笑不得,風瑩養(yǎng)雞就跟養(yǎng)寵物似的,給每只雞都取了名字——但取得挺敷衍,直接用數(shù)字從1號一直編到17號。
還總是信誓旦旦地指著某只雞喚它的名字。
“你怎么知道是7號和11號下的蛋?”趙秀芳慢吞吞地往廚房走,隨意道。
在趙秀芳眼里,除了個別土雞羽毛獨特,能讓人一眼分辨外,雞群就跟復制粘貼的一樣。
反正她不信風瑩能把所有雞的模樣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