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鉤過后,董文奎收回大掌,輕聲道:“綿綿,我的真名叫左衍一?!?/p>
“左”陳綿綿重復(fù)男子的名,兀地愣住,眼珠幾欲奪眶而出:“你你是你竟然是”
左衍一看著激動的少女,狐疑道:“你知道我?”
他已經(jīng)“去世”多年,街頭巷尾早就沒了關(guān)于他的傳聞,她怎會知道他?
“我在睿王殿下的書房中看過你寫的游記?!标惥d綿雙手握住男子大手,激動道:“左大哥,你的游記寫得實(shí)在太好了,我翻來覆去看了足足兩遍?!?/p>
“你看,等我買到你寫的書,你能給我簽個名不?”
“你在睿王的書房里看到我寫的游記?”左衍一蹙眉,神色頗為復(fù)雜:“他帶著我寫的書來堯城?”
他那本《遇見樓蘭》是五年前撰寫的,與睿王有真正的接觸,也是因?yàn)槟潜緯?/p>
當(dāng)時他的書剛被拓寫成冊,睿王讓人送來一本,上面用筆圈出了大小共六處錯誤。
為自己的對頭指出錯誤,他自然不服,睿王在上虞國當(dāng)了七年質(zhì)子,回來后又一直待在鷹都,不曾踏足樓蘭,有什么資格對他寫的游記評頭論足?
是以,他氣勢洶洶地找到對方,沒等開口,對方便推了五本厚厚的書籍到他面前。
那五本書,是不同朝代的吟游詩人所書,沒什么太大的名氣,內(nèi)容卻是極好。五本書中,至少每兩本有一個知識點(diǎn)對應(yīng)他書中錯誤。
他閉門十日將書看完,隨后將自己寫的游記修改重版。
五年前的記憶,很遙遠(yuǎn),卻很清晰。
陳綿綿有些不明白男子為何這般大的反應(yīng),卻還是如實(shí)應(yīng)道:“的確是在睿王的書房里看到的,就放在桌上,里面有許多地方用毛筆批注?!?/p>
“其中有一處”
“一處什么?”左衍一追問道。
“其中有一處批注,‘與君同游,山水共看’?!标惥d綿輕聲道。
與君同游,山水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