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李飛為靖安國公,召他回京。
這就是蕭睿銘今天特意進宮想要建議的兩件事。
聽起來,倒像是在為李飛謀好處。
蕭太后沉吟片刻,緩緩開口:
“兄長的建議,我知道了,我會轉告陛下的?!?/p>
十幾分鐘后,蕭睿銘離開了慈寧宮,由丁睿親自陪同離開了皇宮。
當天下午,皇帝駕到慈寧宮。
“朕聽說母后身體欠恙,現在好些了嗎?”
秦子恒走進宮殿,關切地問道。
蕭太后揮手示意殿內所有的宮女太監(jiān)都退下,說道:
“只是有些頭疼罷了,怎么還勞煩陛下親自來了?”
秦子恒走上主位,在對方身旁坐下:
“母后的身體是大事,朕豈能不親自來看看?”
“?!?/p>
這天下午,皇帝在慈寧宮待了一個多小時才離去。
深夜,御書房燈火明亮。
秦子恒坐在書桌前,一個人陷入沉思。
今天蕭睿銘入宮見太后的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下午,蕭太后將對方的建議如實轉告了他。
封李飛為靖安國公,讓一個二十二歲的年輕人成為國公,無疑是皇恩浩蕩!
這樣的封賞,既能彰顯自己對李飛的厚愛,也能避免進一步給李飛增加實權。
而且封李飛為國公后,從情理上來說,確實是已經封無可封,這個時候就能順理成章地讓李飛‘藏鋒’。
同時也能看看李飛心里是怎么想的。
任何一個臣子被封到這個地步,又這么年輕,但凡對君王還有敬畏之心,都該主動收斂鋒芒,學會韜光養(yǎng)晦。
之前是大藍朝舉世皆敵,處境艱難,需要李飛鋒芒畢露。
但如今北蠻之危已解,東境又退兵了,剩下南境的兩大漠國,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解決。
至于西極國,可以等待聞人正傷勢恢復,再嘗試解決。
總之,大藍朝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余地,不再站在懸崖邊上。
不需要李飛再去大殺四方。
蕭睿銘建議召李飛回京,就是配合著第一個建議一起的。
總結起來就一點——讓李飛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