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陽城。
一座位于大藍朝南方的小城。
鬧市中,販夫走卒的叫賣聲,孩童的打鬧聲、悍婦的罵人聲交織在一起,一片熱鬧的景象。
一名身穿青衣,戴著斗篷的女子在人流中穿行。
女子的氣質(zhì)放在人群中,顯得鶴立雞群,本該引來許多人的矚目,但不知為何,周圍的人像是完全沒看到她一般,沒有一人朝她投來目光。
女子正是‘劍仙’寧青曼。
她獨自一人在南方養(yǎng)傷,療傷的地方在深山之中,避免被人窺視和打擾。
但她時不時就會來到距離閉關(guān)點最近的這座古陽城。
為了補充修煉所需的丹藥。
雖然已是武圣,吸納天地元氣的速度足以維持日常的損耗。
但純靠自己吸納天地元氣來修煉,效率并不高。
在非戰(zhàn)斗狀態(tài)下,花十幾分鐘煉化一枚高品質(zhì)的丹藥,或許就能抵得過幾個小時的元氣吞納。
也就是說,只需要服下一枚丹藥,寧青曼就能省出幾個小時的時間用來感悟道則,修行劍法,打磨神通,武道之域等等。
這也是境界越高的強者,越需要大勢力供養(yǎng)的原因。
兩個同境界的武者,一個是散修,一個背靠大勢力,有充足的丹藥供給。
兩人每天都修煉八個小時,散修可能有四個小時都在吸納天地元氣,而背靠大勢力的武者每天八個小時是實打?qū)嵲谛扌?,感悟、打磨武功?/p>
如此下去,后者修行一年比得上前者修行兩年!
時間一久,差距就徹底拉開了。
寧青曼出自寧家,雖然寧家經(jīng)過當(dāng)年那場變故,已經(jīng)沒落。
但后來洪光帝登基后,有意彌補寧家,在各方面都給予了補償,也保住了寧家的一部分根基。
寧青曼獨自行走江湖,看似過著散修的生活,實則背后有寧家在為她提供資源,再加上她自己通過各種方式獲取的資源,勉強夠她修行所需。
寧青曼的直系親屬都已經(jīng)死絕,如今的寧家也和當(dāng)年的寧家完全不同。
不過寧青曼對寧家依然有所照拂,寧家也非常樂意供養(yǎng)一位武圣作為家族的靠山。
寧家在古陽城內(nèi)留了一批人手,專門為寧青曼服務(wù)。
寧青曼穿過鬧市,走進一棟茶樓。
這茶樓平時日開著,用以打探消息。
背后則是專為寧青曼服務(wù)的一群人。
寧青曼輕車熟路地走上三樓,走進一間專為自己準備的包廂,坐下來靜靜等待。
整個過程中,她沒有驚動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