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便是各峰主帶領(lǐng)新入門的弟子,回到各自峰頭,正式開啟修行之路。
華清宗在李云硯的主持下,總體上氣氛比較自由,并不干涉各峰頭教導(dǎo)弟子的方式。
根據(jù)峰主的秉性和理念不同,有的堅持刻苦修煉,有的則主張寬松領(lǐng)悟。
這次,不論什么等階的弟子,師尊大都是自己選的,那就更是求仁得仁,算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了。
厲志摩等,共計二十三人,由峰主余淸徵帶著,去往華清宗東北方向的棲凰峰。
身后,是一片復(fù)雜的目光,遠遠綴著。
尤其是本屆同為內(nèi)門弟子的楚心嬋、周青絡(luò)、沈樵等人,盯著厲志摩的背影,心有不甘。
今日,厲志摩可謂是占盡風(fēng)頭!
可是有朝一日,我們只要勤勉努力,未必不能將其超越,讓這厲志摩,成為我修行途中的小小墊腳石!
……
棲凰峰坐落在華清宗一隅,遠望去純樸自然,像是一位洗盡鉛華的隱者,宛若巨大的鳳凰收攏雙翼,蹲踞成奇峰之形。
余淸徵率領(lǐng)門下弟子,穿過繚繞的云霧,腳踏白玉階,盤旋而上,山間流淌著叮咚作響的清泉,聲音清澈悠揚,像是天然的樂章。
棲鳳谷、天音澗、銜書崖、焦桐?!?/p>
余淸徵漫步山間,不急不緩,將棲凰峰上一處處景致,說給這些新進弟子知道。
厲志摩嘴角不禁泛起一個微微的弧度。
這位余峰主,并沒有師尊的架子,倒像個盡心盡職的導(dǎo)游呢。
他從小在黑石坳長大,因為魔門夾縫生存,無時無刻都準(zhǔn)備跑路,自然處處簡陋,與這棲凰峰上的仙家勝景,不可同日而語。
漸漸地,厲志摩心中泛起幾分歸屬感,愜意地舒了口氣。
不覺間,一行人已經(jīng)到了峰頂,只見一塊巨大的圓形青石,平整如鏡,天光云影在石鏡中徘徊,異景紛呈。
站在峰頂,極目遠眺,十萬大山的云海奔涌盡收眼底,孤高遺世之感油然而生。
“這里便是梧桐臺了?!?/p>
余淸徵轉(zhuǎn)過身形,微笑道:“以后,為師傳授本門道法,都在這梧桐臺上,今日是八月廿九,以后每月的這個日子,我都會來梧桐臺,指點你們修行?!?/p>
不曾想,入門第一天,就會講道!
這種簡潔到極致的風(fēng)格,讓厲志摩內(nèi)心又多了幾分好感,便與其他同門一起,在梧桐臺上盤膝而坐,聆聽師尊教誨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