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君權依然至高無上,但在如今這個制度下,如果皇帝真的打算這麼做,朝堂首先就會四分五裂,接下來整個國家的內(nèi)亂也是可以預見的!
已經(jīng)有大臣忍不住想要開口勸諫。哪怕冒著雷霆之怒,也要阻止這種于國有損的事情發(fā)生。
但皇帝沒有給他們開口的機會。
「首輔?!?/p>
「臣在?!?/p>
直到此時,葉擇安也依然平靜,泰然自若地行禮。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今天這位首輔大人為群臣展示了這樣的氣度。
「剛才止戈閣閣主說他鑄成大錯,你覺得這大錯在何處?」
皇帝的語調(diào)依然冰冷,讓人不寒而栗。
葉擇安平靜以對:
「識人不明,監(jiān)察不力,讓人擾亂了大典,損傷了天子威儀。」
「哦,安排這麼一場刺殺,只是為了損傷朕的威儀?」
皇帝看著他。
葉擇安毫無遲疑地說道:
「五國爭霸時期,周國大旱三年,有刺客當街刺殺王駕,未成。周王大怒,誓查刺客,最終使群臣猜疑,朝堂內(nèi)亂,兩年后被齊國滅之。」
他沒有直接回答皇帝的問題,而是突然說了一段歷史。
這個回答讓在場不少大臣都捏了一把汗。
葉擇安在此時說起這段歷史,含義非常明顯:
皇帝若是在這個關鍵時期也要像當年的周王那樣對這起刺殺非常上心,嚴加查辦,最后有可能也會讓國家內(nèi)亂,從而重蹈周國的覆轍!
而如果皇帝不打算大肆處罰群臣,那這起刺殺最多也只能損傷一些天子威儀。
這樣的話只有葉擇安敢說,也只有他這位首輔有資格對天子說!
所有人都在忐忑地等待皇帝的反應。
皇帝搖搖頭:「首輔說錯了?!?/p>
這話讓眾人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但皇帝不怒反笑:
「朕的威儀在四海之土,在億萬之民,在武德充沛,在人心齊聚,豈是區(qū)區(qū)匹夫之刺能夠損傷的?」
葉擇安從善如流,躬身行禮:
「是臣粗淺,陛下圣明?!?/p>
這下群臣哪里還不明白?
包括聞人正和厲王在內(nèi),所有人紛紛行禮,齊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