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國侯,你的眼中不應該只看到一城一地的得失,你應該胸懷天下!”
“葉提督,如果連眼前十幾萬人的性命都可以不在意,你要我如何胸懷天下?這樣的胸懷,李飛達不到!”
“如今大藍朝天下皆敵,若東境守不住,則大局潰敗,將來可能死在屠刀之下的何止十萬人?會是百萬人!千萬人!這樣的未來你愿意看到嗎?”
“葉提督,李飛從不曾夸耀自己的功勞,但該我打的仗,我都打贏了。該我做的事,我都做到了。先帝封我為靖安侯,李飛自認無愧‘靖安’二字!”
“?!?/p>
“這次出戰(zhàn),或許如你們所說,是我不顧大局。無妨,李飛這一路走來,從來都是意氣用事!此戰(zhàn)無論結果如何,是非功過,我都擔著!”
密室內,葉經(jīng)賦再次沉默。
再苛刻的人,也必須承認李飛這一路的功績實在太足!沒法指責對方做得還不夠多,不夠好!
事實上如果沒有李飛在北蠻力挽狂瀾,以最快的速度殺掉博爾忽,擊退北蠻大軍,如今大藍朝的局勢將更加糟糕!
葉經(jīng)賦說自己制定好了戰(zhàn)術,有把握能取得勝勢。
但這勝勢也是李飛在北蠻拼命換來的,否則東境根本沒有充足的人手可用,哪有取勝的機會?
甚至如果沒有李飛趕來東境,東境現(xiàn)在已經(jīng)連丟數(shù)城了。
葉經(jīng)賦難道能說如果不按照自己制定的戰(zhàn)術來,將來東境守不住,責任都在李飛?
守國之責,難道要全部推給一個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最后打輸了說都怪李飛?
即便再不要臉,葉經(jīng)賦也說不出這樣的話。
責任也好,功績也好,李飛都無愧于大藍朝!
還要如何苛求一個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輕人呢?
最終,葉經(jīng)賦只能沉默地看著李飛離開密室,然后對伏子武下達命令。
事已至此,李飛決意要去冒險,東境只能全力配合。
又不是必輸?shù)木郑铒w已經(jīng)身先士卒,其余人也沒有避戰(zhàn)的道理。
伏子武離開密室后,迅速調兵遣將,然后快速去往地牢。
陰暗的地牢里,空氣中彌漫著腐臭和血腥味。
被李飛生擒住的呼延普山此時被鎖住手腳,緊閉雙眼,一臉痛苦。
他身旁站著一個有些干瘦的老人,一頭卷發(fā),滿臉胡須,眼神陰鷙。
老人左手掌心中有一團橘黃色的燭火亮起,淡淡的火光照耀在呼延普山身上。
他就是伏子武麾下的‘專業(yè)人士’,擅長審問的武道大師屠守道。
八十三歲才破境成為武道大師,到如今年過百歲,依然只有一門神通——【心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