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時間就在這樣的釀酒過程中悄無聲息地溜走,王昭柱也在這一天里收獲頗豐。
離開前,王博瑩贈予他一份多年釀酒經驗的玉簡。
他只需稍加練習一段時間,便很快就能掌握這門技藝,釀造出屬于自己的靈酒。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每日都會前往王博瑩住處,沉浸在釀酒的世界里。
直到親手釀制出一瓶瓶靈酒,才算真正結束了這段學習。
不知不覺間,一個多月的時光悄然逝去。
而此時,珠子空間中種植的青元米迎來了收獲季節(jié)。
畝產四百余斤的成績不算驚人。
王昭柱連忙取來一個大型器皿——大缸,小心翼翼地帶入珠子空間。
經過脫殼處理后,青元米被輕輕放入大缸中,開始了它們的浸泡。
一天多的時間過后,當米粒充分吸水膨脹,王昭柱便加入特制的酒曲,再次密封起來。
得益于之前在王博瑩那里的實踐經驗,整個過程進行得異常順利,每一步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青元釀按常規(guī)需要窖藏半年才能成熟,但在珠子空間內,只需短短十幾天,美酒便已初具規(guī)模。
當然,窖藏的時間越久,靈酒的口感便會愈發(fā)醇厚。
唯一略顯繁瑣的是,在靈酒產出后的日子里,每天都會有一定量的新鮮靈酒產生,期間還需適時補充一些靈水以保持最佳狀態(tài)。
直至米酒中的原料完全發(fā)酵完畢,大約一個月的時間,這些靈米才會完成它們的使命,會被拋棄掉。
二十來天的時間匆匆而過,這一天,當王昭柱緩緩打開那窖藏的大缸時,一股濃郁的靈酒香氣撲面而來。
他連忙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大型葫蘆,這個器皿是他特意帶入空間用于儲存釀制的靈酒。
小心翼翼地操控著,王昭柱將剛剛發(fā)酵出來的靈酒一一過濾出來,再輕輕轉入葫蘆內。
第一次發(fā)酵竟收獲了二十多斤的靈酒。
全部舀出后,他又加入了數顆靈石和適量的清水,繼續(xù)讓剩下的靈米進行發(fā)酵。
接下來的日子里,每過幾個時辰,王昭柱便能收獲一斤左右的新鮮靈酒。
這樣的節(jié)奏持續(xù)了三十多次,直到靈米終于失去了效用,宣告第一次青元釀的釀制徹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