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突然抬頭,那雙死氣沉沉的雙眸在此刻升起希望,后想起往事,長嘆一聲,開始講述她的故事。
老婦來自南邊的小山村,一家人種種地打打獵,生活的雖然清貧但是快樂。
只不聽一切幸福都在夫君病死后戛然而止。
一雙兒女還年幼,家中公婆年老,老婦來不及悲傷,咬著牙照顧公婆拉扯孩子。
在一次學(xué)著早逝丈夫制作捕獸陷阱時,被刀子反彈砍掉一根小拇指后,她便放棄這一行當(dāng),只能做些力所能及,但薪水微薄的生計。
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幸好,年長一些的大兒子名喚柱子,他很懂事,小小年紀(jì)就知道幫她分擔(dān)家務(wù),照顧妹妹。
就這樣過了幾年,公婆相繼離世,柱子也長成小伙,小女兒也到了懂事的年紀(jì)。
日子本該越來越有盼頭,可惜她卻病倒了。
家中太窮沒錢治,本想放棄,可柱子說什么都不同意,想盡辦法掙銀子給她治。
有一天外出買藥回來,柱子比往?;貋淼囊?,就在她擔(dān)心之際,他回來了,并且還帶回來五兩銀子。
細(xì)問之下,竟然得知他要進(jìn)軍營,已經(jīng)報名簽字,明天就走。
軍營哪里是好待的,那是要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拼命去的。
老婦不同意,可也無力改變。
家中漏風(fēng)的房屋,瘦幼的妹妹,以及病弱的自己。
柱子下定決心在軍營闖出一番建設(shè),他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不求大富大貴,只求三餐溫飽。
自兒子走后,每月都會寄銀子回來,知道她不識字,所以每次都只寄銀子,只要看見銀子就知道他一切都好。
從那天以后,她每個月最開心的便是收銀那日,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知道柱子還活著。
就這樣過了一年,銀子不再送來。
她心知不好,卻也心存僥幸。
可左等右等,眼淚流了又干,眼睛都哭瞎一個,也沒等到報喪的士兵。
她不甘心,自己的兒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即使真死了,也要看到遺物。
于是她找去縣衙,想要查柱子的近況,可竟被告知查無此人,她大鬧一頓,被扔出衙門,隨同扔下一句,若是心存疑惑,可以自行去京城查驗。
她不死心,存著執(zhí)念,帶著女兒從小山村一步一步走到京城,走了半年有余。
中途因眼睛不治徹底壞掉,一路上自己還落了不少病根。
等好不容易來到京城,爬進(jìn)那高門,得到的竟是同一結(jié)果。
老婦實在是困惑,自己兒子明確進(jìn)了軍營,每月也都會樣家里寄銀子,怎么就查無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