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前之尊嚴,無比脆弱,若非夜色之中,每每舉起石墩重量提升,得以些許欣慰,實難堅持。】
【……】
【后考入武館,永年教習贈銀且贈言:“武者筋骨可鍛,心志不可摧……】
【縣城武館,師兄師姐皆出身富貴,吾不如也。】
【家世、天賦非吾所能選也,乃是命也?!?/p>
【唯有勤奮,吾可以自行掌握?!?/p>
【吾深知天賦差,當以勤補之;吾亦知缺銀錢,當以勤補之。】
【以多倍于諸位師兄姐之勤勞,方能在武道追趕于諸位師兄姐?!?/p>
【幸賴蒼天垂憐,天道酬勤……】
【……】
【今得江南道學員典范之稱,誠惶誠恐,深感不安,吾何德何能得此頭銜……】
【邵大人之欽點,寫下此篇,與諸位師弟共勉,諸君當記:】
【簡舍漏月處,自有星光?!?/p>
【寒門鐵骨聲,可震乾坤?!?/p>
【大梁歷299年,林晨留字?!?/p>
……
一揮而就!
這篇文章,雖借用了前世前人之筆墨,但卻是林晨這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
即便有面板有命格,可若沒有他這一路來的勤奮,沒有他一日不停歇的修煉,也難以有今天這高度,更別說站在武政廳這里。
寫完,邊上自有人接過宣紙,念誦起來。
隨著男子的念誦,在場各府武政司司長,武政廳諸位大人,腦海中清楚的浮現(xiàn)出一個少年印象。
一個勤煉的少年,在人前的放下尊嚴,和在人后不分日夜的苦練。
寒門少年,武道修煉之艱辛,只會比這紙上所寫更加艱難。
縣城武館,對于權貴子弟來說輕而易舉便能夠進入,但對林晨這樣的出身學員,卻是耗盡了一年之努力。
“林晨,本官向你道歉,江南道學員典范,你當之無愧!”
左側,坐著江南道七府武政司司長,而坐在左側最上首的一位老者此刻卻是站了起來,目光炯炯的看向林晨。
對于蔣正來說,他是洪都府武政司司長,在其位謀其職,自然是要更多的為洪都府學員謀取修煉資源。
在裘如風向武政廳上報,為林晨爭取江南道武道學員典范稱號之前,他心中也有了同樣的心思,想要將李哲給推舉為學員典范,為洪都府學員爭取到更多修煉資源。
同樣的,他這么做也是有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