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爺爺!看我的竹馬!”
十歲的陳象騎著一根粗竹竿,身后跟著兩個(gè)更小的孩童,在竹林間奔跑嬉鬧。
那紅撲撲的小臉上,早已看不出當(dāng)年奄奄一息的病態(tài)。
葉修嘴角微微揚(yáng)起,目光看向村口。
遠(yuǎn)處炊煙裊裊,原本荒僻的山谷如今已有了七八戶人家。
都是逃難而來的百姓,在這里聚居,形成村落。
大抵村落便是這樣形成的。
最先到來的陳大柱夫婦自然成了村中的主心骨。
而葉修這個(gè)又聾又啞的老者,則被村民們敬稱為啞翁。
“啞叔。”
陳大柱扛著鋤頭走來,古銅色的臉上滿是汗水,道:
“今年開的新田收成不錯(cuò),給您送些新米來?!?/p>
葉修擺擺手,指了指自己屋前的菜畦,笑著拒絕。
這些年,他雖老邁,卻始終保持著自給自足的習(xí)慣。
“您就別推辭了?!?/p>
林氏挎著籃子走來,里面裝著還冒著熱氣的米糕,笑道:
“要不是您當(dāng)年收留,我們一家早就沒了。”
隨后,她轉(zhuǎn)過身,對著剛剛回家的左鄰右舍,道:
“都過來吃飯吧?!?/p>
夕陽西下。
村口的打谷場上,幾張粗糙的木桌拼成長席。
各家各戶端來自制的菜肴。
林氏蒸的靈谷米飯泛著珍珠般的光澤。
王獵戶家燉的野山菌湯香氣撲鼻。
李木匠捧出一壇自釀的梅子酒。
……
“啞翁,您坐上首!”
陳大柱攙著葉修來到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