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說著她不熟悉的語言,孤獨感像潮水一樣,在最初的幾天里無孔不入。
她租住的小公寓狹小但干凈,需要自己組裝家具,辦理各種繁瑣的手續(xù)。
而學(xué)校里教授講課的專業(yè)術(shù)語像天書,小組討論時她常常插不上話,只能尷尬地沉默。
深夜,焦慮和挫敗感幾乎將她淹沒。
身體上那九十九棍的傷痕經(jīng)過時間流逝,漸漸褪去了猙獰的青紫,只留下一些淡淡的痕跡。
但寧蓁心里的傷疤,卻在每一個獨處的寂靜夜里隱隱作痛。
商野最后那通電話里不耐煩的語氣,蘇阮阮依偎在他身邊的畫面,和被蒙起來時那九十九棍落下的聲音……依舊是她揮之不去的夢魘。
可寧蓁沒有放棄。
她咬著牙堅持了下來,圖書館成了她最常待的地方,一盞孤燈,一堆厚厚的書籍和筆記本,常常陪她到凌晨。
她一遍遍練習(xí)口語,強迫自己主動加入小組討論,哪怕一開始說得磕磕絆絆。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個學(xué)期結(jié)束時,她的成績單上拿到了一個漂亮的a。
教授在課上表揚了她的論文,小組合作時,她也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久違的自信,重新回到了她身邊。
在一次小組項目中,寧蓁負責(zé)的任務(wù)繁重。
而就在這次項目中,她認識了同組的一位華裔學(xué)長,溫景然。
他比寧蓁高兩屆,專業(yè)能力突出,是學(xué)院里頗有名氣的佼佼者。
第一次小組會議,他穿著簡單的白色毛衣和卡其褲,氣質(zhì)溫和干凈,發(fā)言時邏輯清晰,言辭精準,卻絲毫沒有咄咄逼人的氣勢。
合作中,寧蓁嚴謹?shù)膽B(tài)度和快速學(xué)習(xí)的能力引起了溫景然的注意。
他欣賞她的巧妙思路,會在她遇到技術(shù)瓶頸時,恰到好處地指點,提供幾篇關(guān)鍵參考文獻,卻從不越軌,充分尊重她。
他說話總是溫和有禮,保持著令人舒適的邊界感,也讓寧蓁對他有所改觀。
一次他們熬夜在實驗室,寧蓁胃病忽然犯了,臉色瞬間變得蒼白,額角滲出細密的冷汗。
她強忍著不想耽誤進度,細微的顫抖卻沒能瞞過溫景然的眼睛。
“不舒服嗎?”
他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眉頭微蹙,眼神里是純粹的關(guān)切。
“先休息一下。實驗室有常備藥,我記得有胃藥,我去找找?!?/p>
看著他的背影,寧蓁的心中久違升起一絲暖意。
他找來藥和溫水,看著她服下。
“謝謝……”寧蓁感動地開口道謝。
溫景然笑了笑,然后自然地將話題引向有趣的事,分散她的注意力。
那種不著痕跡的體貼,讓寧蓁在異國他鄉(xiāng)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種踏實的安全感。
過了幾天,天氣忽然轉(zhuǎn)熱,寧蓁換上了短袖t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