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娘!你到底要鬧到什么時候?不過是花燈節(jié)沒帶你去逛燈,你就要鬧到公堂斷親?我們養(yǎng)你十六年,就換不來你半點(diǎn)體諒?”
他語氣里滿是“恨鐵不成鋼”,仿佛我真是什么不懂事、揪著小事不放的白眼狼。
娘也跟著抹眼淚,拉著我的衣角勸。
“二娘啊,是娘不對,娘不該忘了帶你,往后咱們年年都去,你別跟爹娘置氣了好不好?”
宋嬌蘭站在一旁,怯生生地補(bǔ)充。
“妹妹,爹娘和我都知道錯了,你就別再受這板刑罪了,咱們回家好不好?”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語,把“斷親”的緣由全推到“花燈節(jié)沒帶她”這一件事上,試圖讓所有人都覺得,是我小題大做,不懂感恩。
縣令皺著眉頭看我,“宋二娘,你要斷親難不成就因?yàn)樗麄児浠魶]帶你?”
“是,因?yàn)樗麄冎粠е憬?,卻把我留在家里,”我神情淡漠。
我爹一聽,立刻上前一步,對著縣令拱手解釋,語氣急切又帶著幾分“無奈”。
“大人明鑒!那日真不是我們故意不帶二娘,實(shí)在是情況特殊!城南祝公子早就約了嬌蘭,說要陪她逛花燈。”
“嬌蘭一個姑娘家,夜里出門不安全,我和她娘放心不下,才想著送她過去,順道陪她走一段?!?/p>
他頓了頓,又轉(zhuǎn)頭看向我。
“二娘,你也知道,祝公子家世好、人品正,是難得的好親事,我們也是為了嬌蘭的終
身大事著想,才一時忘了跟你說清楚的!”
我娘也趕緊接話,抹著眼淚補(bǔ)充。
“是啊大人!我們哪能故意丟下二娘?只是當(dāng)時光顧著操心嬌蘭的事,腦子一亂就忘了跟二娘交代,后來我們也給她買了新布料、燉了雞湯賠罪,可她就是不依不饒”
宋嬌蘭適時低下頭,紅著眼眶小聲說:“妹妹,我知道你心里委屈,可我和爹娘真的不是故意的?!?/p>
“祝公子只約了我一人,我也沒想讓爹娘丟下你,是我不好,早知道我就不去了”
一家人一唱一和,把“不帶我逛花燈”說成了“為姐姐親事操心的無奈之舉”,仿佛我再追究,就是不懂事、阻礙姐姐幸福。
公堂外有人小聲議論起來,偶爾有幾句“原來是為了親事”“做爹娘的也不容易”飄進(jìn)來。
我卻只是冷冷看著他們,指尖攥得發(fā)白。
“宋二娘,若只是為此事就要斷親,實(shí)在胡鬧!”縣令不悅的看我。
“這只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