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就越來越少見了。
但是那種力量感,和蘊含其中的靈性給人的震撼,是其他的風格難以比擬的。
承載著龍的畫面迅速幻滅,接著是一道閃電的象征,一個直觀作為象征,貫穿整個畫面的人字形白亮光線,一入眼就令人禁不住閉上眼睛,不經(jīng)意間精神被震懾,出現(xiàn)了恍惚。
張清燭霍然再睜開雙目,眸子里精光爆射,雷和電,對龍虎山道人自然談不上是一個敵人,哪怕是敵人施展出來的手段,于龍虎山道人而言,依舊會感到親切,龍虎山上的道人都堅信,雷電不會傷害己身。
這自然是一種不理智,可也是一個極度堅定的信念,這樣的信念如此堅定,往往讓事情并不像理智所估量的那樣令人難堪。
張清燭打量著小烏龜,確認了它現(xiàn)在這個狀態(tài)一時半會應(yīng)該都不會醒轉(zhuǎn)過來,只能是在一邊干等著,同時再將目光鎖定在板甲上倏忽間流逝的畫面上。
一柄劍,霍然出現(xiàn)在龜甲的正中央,四周空無一物,仿佛一直以來畫面迅速的變換為之一頓,這樣的畫面,硬生生維持了幾十秒之久,在這個空當里,張清燭目光牢牢鎖定那柄劍,細細感受其中散發(fā)出來的氣息,隔著一塊龜甲,也是隔著遙遠的空間距離,感受著那柄劍的氣息。
“確實是重陽劍?!?/p>
張清燭感受到了其中的熟悉氣息,再加上先前張家鯉道人的感應(yīng)來佐證,他知道,那一抹熟悉的氣息,應(yīng)該就是重陽劍了。
那種浩大的毀滅氣息,也是至剛至陽的氣息,即便是從一塊龜甲被映射出來,依舊可以令人感到從靈魂深處涌動出來的戰(zhàn)栗。
跟之前感受到的陽剛之氣不同,這一個場景下的重陽劍,爆發(fā)出了他之前不曾感受到的浩瀚與凌厲。
唯有那無時不在的陽剛氣息跟之前的感受相似。
“張典古道人也在嗎,是打起來了嗎?”
“還是只有寶劍在場中飛縱?”
一個劍仙,給人的印象自然是千里之外取人首級。
“似乎,是一個混戰(zhàn)???”
從之前快速變幻的畫面中,可以隱約感受到一點,這些象征符號,彼此是互相碰撞的,沒有一個很明顯的規(guī)律,由此似乎可以推導(dǎo)出:場面中的各方,目標可能并不一致,有可能是在混戰(zhàn)。
令張清燭很在意的,是小烏龜之前說過的,它隱約感受到有人在遠處觀望,在注視著,他想從龜甲上迅速變換的畫面中找到一點痕跡,一點蛛絲馬跡,找出那個在遠處觀望的意圖未明的目光,到底是何方神圣。
如果是道人的話,那自然是讓人安心不少,如果不是道人,不管是不是另外的妖怪,或者是山外的其他強勢種族,都讓人有一種被人盯上的焦慮。
但是,事與愿違,在快速閃滅的畫面變換中,實在是很難有效地解讀出什么關(guān)鍵的信息,而且,占卜這個東西,肯定不是直接就看個畫面這么簡單的,真正精髓,是對浮現(xiàn)出來的各項要素進行必要的取舍,以及某種深入的推導(dǎo)。
至于所謂的推導(dǎo),當然不是以平常的思維,以一般理性為根據(jù)的推導(dǎo),但是,也不是就沒有邏輯,只是這個邏輯,是以玄學為根據(jù)的,用玄學的思維,進行深入的挖掘,觸及被深埋在紛紜而變幻的表象下的本質(zhì)。
只是呢,所謂的玄學思維,玄學的邏輯,那可就是因人而異了,極看個人,極看重個人獨特的靈性,不同的人,看到的東西不一樣,就是同一樣的表象,就是同一樣的因素,作的取舍也是極可能不一樣,至于所謂的玄學邏輯推導(dǎo)的過程,就更加不一樣了。
結(jié)果,也就極有可能會不一樣,從根本上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