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驗證了他在華山基礎(chǔ)劍法上的臨戰(zhàn)力,也大致摸清嵩山劍法之威力。
嵩山劍法的確不俗,氣象萬千,法度森嚴(yán),一十七式長短、快慢各路劍法,妙招紛著,層出不窮。
剛聽二師父說,這套劍法也是左冷禪的功勞。
只因當(dāng)年五岳劍派與魔教十長老兩度會戰(zhàn)華山,雙方好手死傷殆盡,五岳劍派的許多精妙絕招都從此失傳。
接任掌門后,左冷禪便會集自派殘存耆宿,將各人所記的劍招,不論精粗高低,全數(shù)錄下,匯成了一部劍譜。
又在這數(shù)十年內(nèi),去蕪存菁,推陳出新,一一修改,使得嵩山派一十七路完整劍法重見天日。
左冷禪天縱奇才,雖未創(chuàng)設(shè)新的劍路,但補齊嵩山劍法,也讓嵩山在華山之戰(zhàn)后的五岳劍派中異軍突起,一躍拿下盟主之位。
顧辰記下費彬所使劍招,在腦中解析招式詳細(xì),慢慢臨摹出來。
院落中,顧辰上下翻飛,手中長劍大開大合,猶如沙場點將,氣勢端嚴(yán)雄偉。
雖只是模擬招式,不知劍訣竅門,但也能使的有模有樣。
“倒是可惜?!?/p>
顧辰有些遺憾,比劍時,為了隱藏實力麻痹費彬,他不敢讓費彬使全一十七路劍招。
以他之年紀(jì),就算不使內(nèi)力,若逼得十三太保全力拼斗的話,也太過駭俗了些。
所以費彬使得劍招,只是每一式的精要所在。
好在這精要,也能讓顧辰摸索到一些嵩山派之劍意主旨。
“咦?!?/p>
顧辰使完一招嵩山派的“疊翠浮青”后,心中閃過一絲訝異。
這招“疊翠浮青”,竟是這一十七路中少有的劍走輕靈之快劍。
當(dāng)時見費彬用來只覺得氣勢雄杰,現(xiàn)在使其招法,竟覺與華山劍法中的“古柏森森”有相似之處。
顧辰略一思索便想通其中關(guān)竅。
想來也是,五岳劍派與魔教會戰(zhàn)后,為何只有左冷禪可召集本派殘存耆宿恢復(fù)遺失劍招,別派又不行呢。
自是左冷禪天賦高絕,能巧妙把別派劍招融入自家劍譜中。
另外四家并無這等天資卓絕之人,即使和左冷禪一樣使用大恢復(fù)術(shù)“拿來吧你”,也無法做到。
練劍半晌,顧辰見三師父叢不棄從正屋走出,前往灶房,知其是被二師父趕去做飯了。
于是收劍入鞘,跟近過去。
他心中好奇“華山四絕”的說法,想問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