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帶了小蕎餅,還有酸奶,鎮(zhèn)上買的。”
片刻后,樊青聽見欒也好像笑了一下。
“那就吃點?!彼f。
“傘和扇子鎮(zhèn)上那家人都能做,那個師傅快七十了,做了五十年竹編,現(xiàn)在和他女兒一起開店?!狈喟阉崮檀灵_,遞給欒也。
“我們和他一說他就懂了,花一下午給我們做了幾個樣品。我挑了幾個覺得可以的,就讓李弘闊先帶回去試試。明天去看效果,你要是想看的話……”
“你覺得可以那就是可以?!睓枰舱f,“都按照你的想法來?!?/p>
這話本來聽起來應(yīng)該是開心的,但此刻樊青情緒有些復(fù)雜:“我以前沒搞過這些,到時候做出來拍不出效果怎么辦?”
小蕎餅里包著豆沙餡,雖然不是熱的,但還是挺香。欒也把嘴里的咽下去,又就了口酸奶。
“首先,我都干了這么多年了。”欒也說,“其實只要不是特別慘不忍睹,都能拍出來,頂多是九十分和七十分的區(qū)別。”
“場景不行看構(gòu)圖,構(gòu)圖不行就打光,光線不行靠后期,還不行就說自己拍的是藝術(shù),立于不敗之地。”欒也說完,自己也笑了。
“這么牛???”樊青笑著說。
欒也接著說:“其次,還相信你?!?/p>
樊青立刻抬眼看他。
“從做向?qū)?,到這次提意見,溝通竹編師父。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從來就不是因為覺得做不好就會退縮或者敷衍了事的人?!睓枰舱f。
“這些就足夠了,至于經(jīng)驗,是里面最不重要的——不止這件事,以后不管在哪,你遇見的每一件事也是一樣。”
“按照你的想法來弄,然后再交給我?!?/p>
一直等到欒也又吃完一個小蕎餅,樊青終于點點頭。
“……知道了。”
“竹編這兒是你溝通的吧?”欒也問。
樊青應(yīng)了一聲,欒也接著道:“那就還是你來溝通。先做紙燈和傘,其他的放放。”
樊青愣了一下才點頭:“嗯?!?/p>
接下來一連幾天樊青都很忙,比以前帶人進(jìn)山還要忙點,在造紙坊和雪湖村來回跑,有時候還要去趟老鎮(zhèn),改進(jìn)燈和傘的制作。等來欒也這兒一般都有點晚了,一般都是和欒也聊一聊進(jìn)度和場景的構(gòu)想。
等欒也再到不急工作室的時候,樊青和李弘闊已經(jīng)把當(dāng)時討論的東西做出了第一批,數(shù)量還不少。
院子里已經(jīng)掛滿了大小不一的各種紙質(zhì)燈,上面留著花和葉的脈絡(luò),里面裝著蠟燭似的小燈籠,天暗投影非常漂亮。門口那條小巷也一路懸空掛滿了紙傘紙燈。院內(nèi)和小巷的墻上用相框掛著紙,上面是李弘闊他們畫出來的,彩色的當(dāng)?shù)厣穹?。一排看過去很能吸引目光。
樊青和欒也到的時候,已經(jīng)看到游客在巷子里拍照打卡。
準(zhǔn)備拍攝的一整個造紙流程都準(zhǔn)備好了,東西收拾得很利索,既符合上鏡要求,又不會太過刻意失去了質(zhì)樸感。
李弘闊站在門口,穿了一套民族服裝,干凈但不是嶄新的,特別神采奕奕。
“都是按照樊老師說的弄的?!彼烙嬕詾榉嗟囊馑季褪菣枰驳囊馑?,“欒老師你看看怎么樣?”
欒也轉(zhuǎn)頭看了一眼樊青,笑了。
“特別好。”他說,“跟我想要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