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地往他心窩子里捅刀子!
那些勛貴?
那些權臣?
胡惟庸、汪廣洋……
殺多少他朱元璋都不會如此心痛!
可你朱桓,是姓朱的?。?/p>
一道拷問靈魂的聲音,在朱元璋的腦海深處響起。
“咱……真的做錯了嗎?”
這句話在他心湖中震蕩,漣漪一圈圈擴大,最終沖破帝王的壁壘。
他猛地抬起頭,那張飽經滄桑的臉上,此刻竟是少有的迷茫與脆弱。
他的目光看向臺階下站立的兒子,“標兒,你告訴咱,咱……真的做錯了嗎?”
朱標心頭猛地一顫。
他看到了父皇眼中那份痛苦和自我懷疑。
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這位以鐵血和剛毅著稱的洪武大帝,在向他這個兒子尋求答案,一個可能顛覆他施政根本的答案。
朱標有些為難。
一邊是至高無上的君父,一邊是自己洞察的積弊現實。
他吸了口氣,終于開口了:“父皇。”
他微微停頓,似乎在斟酌最恰當的表達。
“自古,宗室乃社稷之基,皇親國戚者,身份便天然高于官員百姓一等?!?/p>
“在地方州縣,他們雖無朝廷正式的官職品秩,卻無人敢輕視分毫。地方官員多曲意逢迎,唯恐照顧不周。尋常百姓更是敬之畏之,趨之若鶩?!?/p>
朱標的目光坦然地迎上朱元璋的眼睛。
“正因如此……皇親貴戚,即使不經科舉、不任官職,其手中的權力與影響力,依然巨大,甚至遠超許多地方官員?!?/p>
他的話語不急不徐,卻直指核心:
“他們最易成為各方勢力‘圍獵’的目標。權勢、錢財、美色誘惑……如同蛛網,稍有行差踏錯,便會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久而久之,欲望與特權交織,極易迷失本心,生出驕橫不法、凌虐地方之心。”
他沒有直接斥責朱桓,也沒有直言父皇包庇有錯。
他只是將皇親國戚在地方上的享有的特權以及隨之而來的巨大腐敗風險,以一種理性的方式剖析出來。
話已至此,根本無需再多言。
朱桓之錯,根本不必明說。
錯在放縱特權,錯在未能嚴加約束,錯在……因為一個“朱”字就高抬了手!